首先还是要感谢关注我的朋友们。
回顾我的成长历程,文章虽不算多,但涵盖面广泛,有经济学、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管理学、脑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学科的知识,有影评、时评、散文、微小说、科普文等不尽相同的文体格式。
这体现了作者广博的知识体系,扎实的文字功底以及广泛的兴趣爱好。几乎在每一篇文章中,作者都能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从理论到实践,从现象到本质,发散思维,深度思考,旨在追求独立之民族,独立之思考的终极目标,也为引导广大读者深度发掘自身的思考能力,并引起读者共鸣。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人们喜欢稳定的重要原因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面对未来的困难和痛苦,人们并非是恐惧痛苦本身,而是恐惧自己对痛苦的无法控制,说到底也就是不确定性。
而我的文章居然正是为读者产生这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而生。
不对,说恐惧太过拔高作者文章的水平,应该是对不确定性的厌恶。
彩票中奖的概率是远低于飞机事故率的,而飞机事故率又远低于公路汽车事故率,为什么人们还是愿意长期购买彩票呢?
原因有三:1.对中奖概率的过分高估。2.较低的不确定性。3.随机奖励的诱惑。
第1条是由于媒体和商家对中奖者的刻意过度宣传造成的假象,使消费者更加容易相信,自己也会成为那样幸运的人。
第2条则是我们要说的重点,虽然中奖率极低,但彩票指向的结果只有两种,即中奖与不中奖,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购买者的心理压力。因为从人的选择心理来讲,从3件事情中做出选择后的满意度要高于从30件事情中做出选择的满意度。这和保证较低的不确定性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
第3条简直就是万恶之源,赌博、游戏以、抽奖和彩票等几乎所有吸引买家的活动设计主要是依据这条理论来实现的。首先它会使人们大脑中多巴胺大量分泌,产生强烈的我想要的欲望,其次这种活动的开始是不需要参与者付出太高代价的,最后人们会幻想得到奖励后愉悦的体验和与他人相比产生的优越感,更为重要的是大脑会不自觉地将这种幻想当做现实,而且还会上瘾。
然而,我的文章非常恶毒地违反了上述规则的第2点和第3点。
长期不按套路出牌,任性写作的个人主义风格让文章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读者完全没办法预估未来文章的大致内容,连猜的权力都没有,何来猜对的可能性呢。
另一方面,更新周期不确定,连作者自己都不能确定什么时候可以发文,让广大读者又怎么忍受。
所以,双重不确定性导致的厌恶是必须的。至于随机奖励,因为读者无从可猜,也自然不会有偶尔猜对的奖励,那就更谈不上有什么随机奖励了。
这种反人类的做法没有让此账号报废已经算是感谢天感谢地了,又何谈粉丝增量呢?
综上所述,从即日起,我要将内容主题定位在日常生活心理学领域,减少不确定性的文章内容,以故事和说明性文章为主,帮助读者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心理是怎样影响行为,同时行为又是怎样反过来作用于心理的。
今天这个标题很有趣,网络上类似的励志标题很多,比如《裸辞后,我是怎样月入过万的》,《工作稳定,我为什么要创业》等等。这让我想起来一个笑话。
程序员:科比先生,你是怎样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的?
科比:你见过洛杉矶四五点钟的月亮吗?
程序员:见过,那时候我还没有睡,怎么了?
科比:没什么,我就是问问。
发散思维:
收入稳定,我为什么要坚持写作——当年明月:你说什么?
我是怎样从月入两千到年薪百万的——马云:你说什么?
我是怎样坚持每天6点起床的——罗振宇:你说什么?
一个月时间,我是怎样读完这20本书的——彭小六:你说什么?
这种标题的打开率确实较平均值高,它涉及到一种叫做对未知信息渴求的心理,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