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常常被人谈及的一个话题,叫做阶级固化。意思是在整个社会中,人被分成了三个等级,分别是:穷人阶级,中产阶级,及富人阶级。每个阶级之间都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且上一代处于什么阶级,那么下一代甚至下下代仍是什么阶级。
这让人听上去有一点绝望,如果一个人处在穷人阶级,那么他的儿子,他儿子的儿子都是穷人。相反的,如果一个人处在富人阶级,那么他的儿子,他儿子的儿子都是富人。穷人家的孩子,无论怎么努力,也永远成为不了富人。富人家的儿子不用多么努力,他仍是富人。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古典老师曾给过另一种解释:阶级固化固然是存在的,社会中确实存在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状态,但是这种阶级固化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现象。从社会整体来看,阶级是固化的,但从个人的视角来看,却是一种动态的表现,穷人也有可能变成富人,富人也可能会变成穷人,但穷人和富人的总量保持在一定的数量上。
现实生活中,很多普普通通的人,通过各种平台成为了网红,建立了个人品牌,一下跃居富人阶层,也有很多人遇到经济危机,资金链断裂,财富大幅度缩水甚至破产,从富人阶层跌入了穷人阶层。
所以,即使存在阶级固化,但每一个人仍有成为富人的机会。然而,如果一个人的认知固化了,其结果要比阶级固化可怕的多。
在我们都还小还年轻的时候,对任何事情都充满着好奇心,什么东西都想尝试一下,大脑里永远存在着一堆问号。但随着我们的年龄逐渐增长,我们的好奇心以及大脑里那一堆问号却消失殆尽。
我们对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形成了一个固有的认知,而且这种认知一旦确定下来,就很难发生改变。我们再也没有耐心去花时间了解一项新事物,而是反过来从过去的认知中搜索一种相似的事物,将这样的认知强加在新事物的头上。
就在这种认知之下,我们曾错过了无数次跨越阶层的机会。
当淘宝刚刚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时候,我们视而不见,觉得不过就是将实体店搬到了互联网上而已,省得自己去店里挑东西。我们从过去对实体商店的认知强加在了淘宝身上。
而那些将淘宝认为是一件新鲜玩意儿,愿意花时间花功夫好好琢磨一番,甚至自己也尝试着开一家网店的人,就抓住了这个机会,一年几百万上千万的收入轻松到手了。
当微信公众号刚刚出来的时候,我们视而不见,觉得那不过就是一个写作的平台而已,和博客还有QQ空间差不多。我们从过去对写作平台的认知强加在了微信公众平台身上。
而那些将微信公众号认为是一件新鲜玩意儿,愿意花时间花功夫好好琢磨一番,甚至自己也开一个公众号开始写作的人,就抓住了这个机会,通过广告收入,粉丝打赏以及链接自己的网店,赚的盆满钵满。
……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但都因为我们过去的固有认知给硬生生错过了,仔细回过头来想想,真的是白白错过了一个亿。
那些年用来煮青蛙的,不是温水,而是我们的认知和眼界。
我们的认知正在一点点局限着我们的思维和眼界。在工作中,与其用一款未曾触碰过的软件来提高工作效率,我们更愿意用过去熟悉的老办法来解决问题。在生活中,与其尝试那些没听过的新歌,我们更愿意沉浸在那些听了无数遍的老歌。
我们习惯于把一天分为早,中,晚。我们习惯于把一个月划分为四个星期,每个星期分为五个工作日及双休日。我们习惯于将主食分为米和面,我们习惯于将菜分为素菜和荤菜。
我们早已熟知一切……然后结果……
是时候做一些改变了,让自己重新变成一个孩子,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充满认知欲。
试着做一些改变,哪怕开始有些慢。用业余的时间,放下手机,尝试学一门新技术,尝试写作,尝试重新拿起书本,尝试一件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给自己一些勇气,放下戒备,放下固有的认知,勇敢去尝试去实践,才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未来。
与君共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