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日07:30am,入院NICU
07:05am,孩子终于来到这个世界。生后Apgar评分:1分钟9分,5分钟10分,10分钟10分。10分钟后孩子出现呻吟、吐沫,进行性加重,口周青紫,三凹征,尚未开奶,二便未排。以“1.呼吸困难待查2.新生儿肺炎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收入院,请麻醉科行器官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并进行相应治疗。
(注释:① Apgar评分:对孩子出生后的肌张力、脉搏、对刺激的反应、外貌(肤色)、呼吸五个方面来评估其身体状况。满分10分者为正常新生儿,评分7分以下的新生儿考虑患有轻度窒息,评分在4分以下考虑患有重度窒息。大部分新生儿的评分多在7-10分之间。② 三凹征:宝宝呼吸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以及肋间隙同时凹陷的体征,是宝宝呼吸困难的一种表现。)
07:22am,我看见孩子裹在绿色的布里,由儿科医生带走了。护士说孩子没事,去儿科更安全。我躺在产房过道里,一边听着二胎妈妈的嚎叫声,一边在想孩子到底怎么了。我、老公、妈妈都不知道孩子怎么了。
我平静地度过了在医院的这些天,因为我打探不到孩子的消息,也许老公也怕我担心,他只说孩子没事,他随时等医生的电话。一会儿叫送纸尿裤,一会儿说送湿巾和纸巾,一会儿说送奶粉,一会儿说妈妈赶紧开奶……我们开始了“云养娃”的8天。
2018年11月2日,孩子吸痰后拔出器官插管,改为无创呼吸机。
2018年11月5日,停止无创呼吸机,宝宝呼吸平稳。
我只能从孩子住院记录的小部分信息里找到孩子平安回到我身边之前所经历的事情。在孩子出生的第9天,她终于回家了,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孩子。她小小的,软绵绵的,跟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婆婆说她手腕上的住院腕带医生没拆下来,说带回家给我自己验验真假。全家人都笑了,是大难不死的笑声,想高兴又不敢高兴的克制。我一边念叨着孕妇课程上教过的换纸尿裤的顺序,一边开始第一次给她换纸尿裤。我的第一次喂奶并不顺利,确切地说我一直没能亲喂,这也一直是我内心的遗憾。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常常在医院、社区医院和家之间奔波往返,孩子经历了头颅B超复查、心脏检查和耳朵治疗等一系列让人胆战心惊的事情。这段经历改变我对孕育孩子的看法,改变了我对人生坎坷的认知。以后,我只要能为她遮风挡雨就行了。
草草几笔,我决定快速结束这段回忆,最好能忘记。
小Sunny,愿你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