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陪作业不是监工
很多父母在陪孩子写作业时,完全是一副“监工”的派头,聚精会神地盯着孩子的作业。不停地说,“这个横线长一点”、“用橡皮的时候别那么用力”、“又错了,怎么不好好想想再动笔呢”诸如此类的话在孩子耳边说个不停。
这种做法看起来似乎很负责任,其实不过是对孩子的干扰,不但不会对孩子写作业有任何帮助,反而会让他不知所措。
一个孩子曾经跟我说过,他妈妈在像个监工似的陪他写作业时,他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你什么时候能离开。
看到了吗?“监工”的时候,你已经是他的负担,是造成他消极的重要因素。
不要把陪孩子写作业变成“帮倒忙”,分散他的注意力,增加他的负担。
2.所谓的陪,陪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学习习惯对成绩的影响很明显,但是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孩子的习惯,所以陪写作业是个很好的时机。尤其对于年纪比较小,或性格本身比较浮躁或比较散漫的孩子,如果放任不管,他们很可能自主养成很多坏习惯。与其日后花时间慢慢修正或弥补,不如抓住这个关键的机会,从写作业开始,帮助孩子培养好的习惯。
帮助孩子养成固定时间做作业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习惯成自然,要告诉孩子作业的重要性,跟孩子规定作业时间,养成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才能做其他事情的习惯。
培养孩子“复习—写作业—预习”的学习顺序
让孩子回到家,先“趁热打铁”复习今天所学的功课,加深理解和记忆,然后开始写作业,这时写作业也会变得更加顺畅和容易,能增加孩子的学习信心。
写完作业,可以适当放松,然后开始预习明天要学的内容。
复习能帮助孩子找到相对薄弱的地方,并在这个地方多下功夫;预习能让孩子提前找到下堂课的重点,从而带着问题和重点去上课。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独立的意思不是说家长不需要陪伴,让他独自待着,而是要求家长做到只陪伴、不干涉。
假如孩子刚入学,或者孩子此前在写作业方面已经有了不好的习惯,那么家长要做的是辅导孩子各科作业的标准、规则、格式等,等待孩子熟练掌握了这些要求,就要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不要总在旁边指手画脚。即使发现孩子写错了,也不要马上纠正,要让他自己有思考和发现的过程。等到孩子的作业完成后,家长再在检查的时候指出和辅导。
让孩子养成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可能很多家长觉得整理书包这种事情跟学习没有关系,或者由家长帮忙整理就好。但实际上,这会使孩子的学习变得更加有序。
不妨给孩子准备几个实用的小工具,比如带拉链的文件袋,买不同颜色的袋子,一个学科放一个文件袋。把每门学科相关的课本、作业本、参考书放在同样颜色的袋子里,进行分门别类,可以使书包整齐干净,使用起来也更高效。再比如内部带有插袋的资料册,可以用来存放一个学期的各种考试卷,方便日后纠错或复习。
看似不重要的习惯的培养,会让孩子大脑也变得更清晰,学习更专注。
3.所谓的陪,陪的是学习状态和情绪
有研究表明,良好的学习情绪能让孩子对知识记得更快更牢。所以要关注孩子在写作时的状态,让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业和学习。
举个最直接的例子,比如教孩子背论语。一个妈妈为了让孩子记得快,提前查好每一句话的白话翻译,在辅导孩子背诵时,就可以把自己的体会告诉孩子,和孩子一起记忆。这不但会让孩子很快背下来,而且能让他知道准确的意思。而你跟他解释的过程,也会让孩子不知不觉对家长产生佩服之情,更愿意听你的指导。这样,孩子和家长会在很愉快的气氛下,共同成长。
相反的,如果孩子在背诵的时候,你只是在旁边盯着,并不时地吵,“快点背”、“怎么还不会”、“再背不下来要惩罚你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只会对家长戒备,并且加大心理压力。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家长的作用是引导孩子进入良性循环的学习状态。
最好的做法是:孩子做—家长观察—了解孩子的状态和薄弱环节—帮助孩子调整学习方法—让孩子获得学习成绩感,一旦尝到学习进步的甜头和快乐,他自然学习劲头更足,更愿意主动学习。
4.所谓的陪,陪的是写作业的氛围
父母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言传身教,让孩子耳濡目染。
杨绛先生提起对女儿钱瑗的教育说到:“我们对女儿钱瑗,也从不训示。她见我和钟书嗜读,也猴儿学人,照模照样那本书来读,居然渐渐入道。”
这就是家庭氛围的影响。试想一下,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父母一直在一旁看电视、玩微信,那孩子写作业还能安心吗?而如果父母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陪在一旁做正向的事情,比如工作、看书,自然也会把这种“静心”传递给他。
☞所以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努力,相互监督,共同营造一个适合学习的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