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小时候常听大人说,“你不喜欢别人,别人也不喜欢你”,我并不理解缘由。长大后才懂得,做人要博爱。如果做不到接纳别人,那也要至少不要去讨厌别人。当妈后,我还是很难做到那样平和又博爱。
一、凶巴巴的外婆
都说调皮的孩子小时候逃不过父母的打,而我恰好是个例外。在我的记忆里,从上幼儿园开始,我就是学校里那个最捣蛋的女学生。每每妈妈去接送我上学,如果遇到班主任,他都会把我在学校里干的糗事告诉妈妈。偶尔还会遇上老师同时给两个小朋友告状,那就是我跟我的同桌。不知是不是因为我同桌的妈妈是个暴脾气,还是因为他想在班主任面前立立威风,他都会当着班主任的面直接揍我的同桌。而我的妈妈都不放在心上,她觉得不是原则性错误都没事。就是这样的一位温柔妈妈,在我成为妈妈之后脾气坏了很多。在带养我家宝宝的问题上,外婆不允许我焦虑,但她总是非常关注细节,孩子的衣服多了、少了,她都可以第一时间进行调整。在喂养方面,她不允许我拖延,在孩子已经嗷嗷大哭的情况下,如果我还没有做好喂奶准备,那必定会挨骂。就这样,我过了挨骂的年龄之后没少挨骂。我很不喜欢这个凶巴巴的外婆。
二、乱咬人的自己
生孩子之前,朋友常说娃出生之后会比怀孕更焦虑。我不以为然,因为孕期自己的体重和娃的体重波动都会让我很焦虑。更何况孕期检查又那么多,那时候我自己的体重控制不好,在做生化检查的时候,很多指标是紊乱的。医生看到高高低低的箭头,给了很多饮食建议。回家自然是很焦虑的状态,爸爸看出我的情绪不对,来安慰说医生的话听一半就好,有时候是在贩卖焦虑。听罢,我冲爸爸发火了,把医生的话当作圣旨。冷静下来思考,爸爸不过是想让我保持平静,以免被医生几句话吓得乱了阵脚,谁又会不关心我和待产的宝宝呢?
三、没有入场券的妈妈
怀孕以来,只要有空,我每周都会去上妈妈课堂。上课的出发点是想着多学习下孕育知识,去过之后才发现每次都有赞助商提供的伴手礼,有儿童滑行车、纸尿裤、要等等等。要说是伴手礼,还都是品牌的,加上妈妈课堂的门票不贵,慢慢就变成了妈妈们薅羊毛的大型现场。由此以来,赞助商也变得精明了,让大家在规定时间内签到,对超时的不发领奖券。除此之外,还时不时要求某某品牌的新会员注册。这无疑让薅羊毛的妈妈们变的越来越谨慎,毕竟每次机会都来之不易。那天我又去参加一个妈妈课堂,在要领取伴手礼的时候,一个其貌不扬的妈妈赶到现场,让工作人员给她签到发兑奖券。工作人员以超时为由,拒绝了她。她手都在发颤,结结巴巴地掏出手机给那个工作人员看:“你看,你看,你们这个人答应给我伴手礼的。”说完,她看着有莫大的委屈难以诉说,“不好意思,这不是我答应你的,我做不到”。那个工作人员一直推脱。看那个本身就发型凌乱的妈妈,更加凌乱了。她焦急地踱步,没有人出来帮她讲话,后面排队领伴手礼的其他人也在催促,大家看着都很嫌弃她的样子。那一刻,如果我不是妈妈身份,我懂大家的嫌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罢了。正因我是妈妈身份,我理解她,当妈之后,为了孩子的一点权益,甚至一点东西,都可以抹下面子,甚至是狼狈模样也会全力争取。
凶巴巴的外婆、乱咬人的自己,以及没有入场券的妈妈,他们曾经都是温柔体面的人。她们在有关孩子的事上,已经全然不顾自己的形象、别人对自己评价了。抛掉面子,捍卫权益,她们既狼狈又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