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寒假时,女儿4岁零3个月,偶然接触了动画片《葫芦娃》,并喜欢上了七色葫芦娃。
喜爱之情,以绘画表达。
这幅画,以葫芦娃为素材,加上自己的性别,在数字上作了增加,成了《葫芦十姐妹》。
在人像的表现上,以头体二足两臂的方式呈现。
乍一看,这些个人物形象与葫芦娃毫无关联,一点也不“像”。
这就是孩子最真的画,表达着孩子纯粹的感动。
这幅画于4岁4个月,画的是,舞台上几个小女孩扮演葫芦娃。
几个小女孩,指定是自己小班的几个好朋友。表达着幼儿的愿望和想象。
对比4岁3个月时画的,人像的腿,单线变复线,反应了幼儿对腿部力量的感受增强;胸前都有两个袒露的乳点,母乳喂养到3岁以上的女儿,对此自然感受较强;腰间增加了几片树叶;头顶的葫芦也都给加了两片树叶;头发有简单交代。
幼儿绘画的进步和发展,整体上是伴随着身心发展水平而变化的,在某一主题上则是因观察、认识、理解深度不断加强而发展变化。
这幅画于4岁7个月,画的是《吃水果大赛》。以自己喜爱的葫芦娃形象为载体,表达着自己的某种想象。
在葫芦娃人像的表现上,头顶葫芦的画法,较之前有所变化。这是幼儿在绘画中自主探索表现形式的过程。
这两幅与上幅同期,都是4岁7个月画,葫芦娃人像的表现特点相对稳定。
一幅画的是《葫芦娃吹泡泡比赛》,另一幅是《手拉手玩滑轮》。都是以葫芦娃为载体,表达着幼儿对生活场景的记忆和想象。
时隔七个月后的5岁2个月,一次幼儿园亲子装扮活动秀,因为有同学扮演葫芦娃,勾起了女儿对葫芦娃的记忆。
在活动秀前一天早上起床后,再次画了葫芦娃。因为要为上幼儿园做准备,画了两个多点就暂停了。
这次的进步是跨越式。葫芦娃人像的表现明显丰富起来:人像的胳膊用形状代替了单线,并且加上了手掌和手指;脚的形状也表现了出来;发型比之前表现得更具体了;无论是腰间的叶片,还是头顶葫芦的叶片,都画了叶脉;葫芦嘴由之前的线段转变为了方形;葫芦娃的颈部项圈也描绘了出来。整体看起来越来越符合成人的审美,越来越“像”了。
幼儿绘画的发展,就是这样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