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笔下的生活方式,貌似几年就换一拨,多年前的去大理丽江疗伤放空,到近几年的裸辞风都在不断的刮。有风就必定会有跟风的人。
只是这个风刮得猛,你追都追不急。
容易跟风的人一般都是心里没底。不了解自己,不了解社会。裸辞看起来很酷,但是需要具备很多特性。比如高度的自律,超强的自我学习能力,身怀变现的技能等。这样你才有辞职的资本。
所以能客观的去看待问题,多纬度的分析自我也成为了人人必修具备的技能。
最近,关于抖音有“毒”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了。我也是近段时间才关注了抖音。好奇,抖音上到底有什么?频频被骂。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自己不同的观点。人生未必都如意,但一定要好玩。一进抖音,我感觉自己又进了新世界的大门。像我这个整天看纪录片,不看肥皂剧的“一本正经”的阿姨。被抖音深深的迷住了。他们好有激情,与身边的人状态完全不一样。
我眼里的抖音:
1.抖音人才真是多,很会玩,会玩也是活着的一种技能。对的,真的就是一种技能。会玩需要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
2.抖音有很多正向的东西,比如生活小百科,各种领域的知识,插画,品茶,正能量的报道等等。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被什么内容所吸引。
3.刷抖音耽误工作,耽误学习?刷抖音上瘾的人,即使没有抖音,他也会去刷偶像剧,看综艺节目,玩吃鸡。无聊的人在哪都无聊。
4.对于当下流行的东西既不要完全接受,也不要完全拒绝。精华与糟粕需要自己去筛选。
5.自媒体时代,要懂得善用平台。
我不是在宣传某个平台。只是想说,一切都是人的问题。容易被当下某种流行带跑的还是基于自我认知不足,心智模式没有得到提升。对于兴趣还处于最基础的感官体验上。
人的兴趣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是感官兴趣 感官刺激(外控 不稳定)
第二个是自觉兴趣 感官+主动认知(内控 相对稳定)
第三个是志趣 感官+认知+价值激励(内控 非常稳定)
大多数人只处于第一种,和追逐毛球的小猫没什么不同,一旦那个球不在了,转头又去追逐路边的小老鼠。
当下的问题是,如何从无兴趣一族成为有兴趣一族,寻找那些不能够被满足的深层兴趣,比如爱、成长、超越自己、快乐、助人、宁静……它们会让我们幸福一辈子,也能唤起我们内心的知觉。让你重新思考,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