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有一个年轻帅哥喜欢泡酒吧,喜欢热闹。有一次,他认识了同学漂亮的妹妹,就邀请她去酒吧喝一杯。
他们进了酒吧。帅哥还没坐下,就说:“听着,在我给你买喝的之前,我只想知道一件事儿:今儿晚上,愿意跟我睡觉吗?”“愿意。”“服务员,来两杯香槟鸡尾。”
这个帅哥学的是物理学专业。毕业后没几年,二战爆发了。出于报效国家的热情,他志愿报名参加了国家核武器的秘密研究计划,从此过上了与世隔绝、隐姓埋名的生活。他通宵达旦地做着枯燥的计算、核对数据等工作。原有的外界联系都被切断,连妻子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只是在妻子因病去世,才被批准回家,见了最后一面。
这个大学生就是号称“脱衣舞酒吧中的天才”,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费曼教授是典型的美国人性格,坦率、热情、幽默,性情外露、热衷社交。
很显然,费曼教授是外向型的性格。但他从事自己所喜欢的研究工作时,又十分的安静和专注。而安静与专注,传统上认为是内向者的性格特征。
这就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性格外向者也可以安静和专注,具有某些内向者的性格特征,那么内向者是否也可能热情奔放,在某些情境下具有外向者的性格特点?
西尔维亚•洛肯博士在其著作《性格拼图:如何拓展自己的舒适圈》中提出一个观点,我们的性格并非一成不变,可以在“内向—外向”两个极端之间的刻度尺上进行移动。我们虽不能选择自己的遗传特征,但可以根据环境和心境的变化,自主地做出选择,在性格刻度尺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舒适区。
让我们看看洛肯博士具体是怎么阐述这个问题的。
一、当外向者燃放烟花时,内向者却在享受炉火的温暖
基因遗传、社会环境和个人意志是影响个人性格的三大因素。
双胞胎的遗传数据研究已经证明,性格形成的原因只有40~50%,来自于基因的遗传。除此之外,社会环境和个人意志对性格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影响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必要条件,因为人类首先是认识到他人,然后才认识到自我的存在。
在婴儿期,我们首先感知到的是交流对象“你”,所以新生儿说出的第一个词通常是“妈妈”或“爸爸”,而不是“我”。在此之后,才会意识到“我”的存在,产生自我意识,说出自己的名字。
孩子们通过与环境的交流,通过感官释放和接收各种信息,逐渐发展出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科学家认为,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完成的。
基因遗传、社会环境和个人意志,造成性格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三大差异。
第一个差异:对刺激的敏感度。
大脑中的不同结构是内向和外向差异的原因。经证实,内向者前脑中的脑电波活动比外向者更加活跃。前脑正是大脑中处理学习、决策、回忆和解决问题的区域。
所以,内向者对外界刺激更加的敏感,更容易刺激过度。他们喜欢更安静的环境。外向者对外界刺激没有那么敏感,比较少受到过度刺激的困扰,通常更擅长应付外界环境的影响。
第二个差异:追求风险还是安全
内向者大脑中负责恐惧的区域更加活跃,而外向者的大脑则对奖励的渴望更加强烈。
因为他们大脑中各种神经递质的浓度有所不同。内向者体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更高。这种神经递质,相当于镇静剂,使人安静,让人渴求安全感。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促进记忆学习和权衡等活动。
相比之下,外向者的大脑中则具有更多的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相当于兴奋剂。既能促进肢体活动,也促进好奇心,让人寻求变化,获取奖励,追求兴趣爱好。因此,外向的人热爱挑战和冒险。
第三个差异,从内心还是从外部世界吸取能量。
外向的人着迷于大干世界丰富多彩的刺激,内向的人则更偏爱内心世界思考分析的过程。
所以,外向的人经常会从与他人的交流和环境推动力中获得能量和生活乐趣。内向的人则经常会从独立思考、内心精神活动中获得领悟和乐趣。
洛肯博士在书中用了一个比喻,来形容内向者和外向者之间的差别:“当外向者燃放烟花时,内向者却在享受炉火的温暖”。
二、每一种性格都可以成功
不少人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外向性格比内向性格更有竞争优势。但是洛肯博士认为,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没有谁优谁劣、高下之分。内向和外向的管理者有不同的工作方式,比尔·盖茨管理他的微软公司与史蒂夫·乔布斯管理苹果公司的方式就完全不同,但他们都是优秀的管理者。
外向性格和内向性格各有优势,都会为我们带来成功、自信和良好的社会关系。同时,他们也都有各自的障碍和改进的空间。
你可以利用书中提供的自我认知问卷,对自己的性格倾向做出一定的判断。你可以有意识地选择适合自身性格的环境,既不会过度刺激,也不会刺激不足,既不会感到无聊,也不会感觉焦虑。
这种状态,就是人格心理学家所定义的“最佳唤起水平状态”。有的心理学家称之为“甜蜜点”。
我们以内向者和外向者应该如何进行学习,作为例子。
第一,由内而外还是由外而内。
内向者最理想的学习方式是由内而外的学习方式,也就是从抽象到具体的学习过程。许多内向者都喜欢先学习理论内容,然后再分析具体实例,先观察和倾听,再自己动手。因为,内向者在面对困难任务或者学习内容时喜欢思考,喜欢先付诸弊端,然后再说出他们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外向者的认知过程与内向者不同。他们喜欢从具体的感官刺激再到一般的抽象知识的学习。他们更喜欢观察、钻研解决问题、实验新的事物,从自己的动手实践中学到新知识。他们更喜欢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更适应小组学习的模式。
第二,对刺激敏感还是不敏感。
内向者对外部刺激比较敏感。学习的基本原则是:少即是多。过于紧张的学习节奏和过多的信息摄入,会使内向者“消化不良”。因此不要搞短时间的突击式学习,要细水长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学习节奏做到张弛有度。内向者更喜欢单独学习,或者双人练习。他们更适合刻意练习理论指导下的学习活动,不太适应多人的小组学习模式,比如头脑风暴式的学习讨论。
外向者喜欢变化多端的外界刺激。因此在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的手段上应当具备多样性,这样才能避免头脑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小差。除了阅读,外向者更喜欢在音频、视频、听和看等多种学习方式上进行切换。他们更倾向于口头交流,在与他人的集体讨论中迸发出创新灵感。
第三,追求安全感还是追求奖励。
内向者喜欢具有安全感的学习环境和可预见性的学习流程。不喜欢到陌生的环境中学习,不喜欢在课堂上突然被老师提问。偏好老师有条理的讲解和引导,偏好有深度的课程内容。
有研究表明,有奖励和诱惑的时候,外向者的学习效果明显更好。比如开展学科竞赛,让学生代表不同的小组完成任务,相互竞争,获得荣誉。更能激发外向者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各有优劣。我们要对自己的性格有一个准确定位,然后能够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
三、性格是一根橡皮筋,拓展更大的舒适圈
美国科学家布莱恩·拉图,提出了自由性格理论。他说,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赋予了我们内向或外向性格特征,但是个人意识在性格形成中,同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可以在某些“个人重要项目”中超越自己的性格限制,超越自己的舒适圈。
换言之,内向者为了自认为重要的工作、他们爱的人,或者任何他们重视的事情,可以表现出外向者的一面。同样,外向者也可能展示出内向者的特点。作为外向者有时能够从事内向型工作,比如科研或写作;内向者有时能够从事外向型工作,比如销售、演讲或管理团队。
这也被称为性格的“橡皮筋理论”。人的性格就如同一根根橡皮筋,富有弹性且可以随时拉长。当然这种拉伸是有限度的。这就像内向的比尔·盖茨无论怎样磨炼自身的社交技能也成不了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而比尔·克林顿无论花多少时间在计算机上也变不成比尔·盖茨。
如何发挥个人意识的作用,拓展自己的舒适圈呢?
第一,要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就像文章开头我们提到的外向性格的理查德费曼教授。选择物理研究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虽然科学研究需要长时间保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并且较少的与他人接触。这些显然不符合他的性格类型。但是对他来说,物理学研究工作赋予了他人生的意义。这是他个人意志的决定。
同样,另一位性格内向的前东德女物理学者,身逢两德同意的历史时刻,她意识到自己有责任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国家而奋斗。她克服了自己性格上的弱点,投身正是最终成为了德国联邦总理。她就是安格拉·默克尔。
可见,人的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的时候,一个性格柔弱的人也会充满热情与力量。
第二,注意补充能量
在自己性格舒适圈之外进行活动是会加倍消耗能量的。因为你要集中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才能扮演好超性格角色。
所以,在必要的时候采取与你性格类型相反的行为,然后尽量回到你的舒适区域,为之前挥霍掉的能量做补充。就像鲸鱼虽然可以长期在海底潜泳,但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游到海面上呼吸换气。毕竟鲸鱼不是鱼,是哺乳动物,依靠肺呼吸。
具体怎么做呢?你要在日常生活中创建可以补充精神能量的“恢复壁龛”。“恢复壁龛”指那些当你想回归真实自我时要去的地方。对于内向者来说,它可能是空间上的,比如关上你私人办公室的门;它也可能是时间上的,比如周末的独处时间。
对于外向者来说,那是寂静之后的狂欢。比如,沉闷的工作结束后,找朋友一起到酒吧聊天跳舞,或者和驴友一起去登山探险。
《性格拼图:如何拓展自己的舒适圈》这本书花费了很大的篇幅,介绍了性格差异在日常生活的表现,从运动、学习,销售工作,再到管理、沟通、人际冲突,涵盖领域十分的广泛。不仅讲述区分性格类型的方法,更强调如何去利用它们。
洛肯博士告诉我们,性格是哪一种类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浪费你的禀赋,找到自己热爱的人和热爱的事。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把自己放在合适的灯光之下。对于有的人来说,适合自己的灯光是舞台上的的聚光灯;对另外一些人来说,一盏青灯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