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比翼鸟增多
来了慕尼黑四个多月了,中间又帮学校接了两批国内来的小留学生团队。随着熟悉的同胞的脸孔越来越多,事情也就越来越多。
因为我和冯军,马晓峰几个算是过来的早的,我和冯军年龄也比较大,我们两个都是国内读完本科才出来的,加上环境也已经熟悉了,就引得很多刚来的小留学生们天天问这问那。
我是相对较好的,因为刚来时就帮了他们很多(除了学校交代的工作外),加上我基本每天都是学校打工回家三点一线,没有多余的时间。所以很多人就会更愿意去找冯军帮忙。
一个人在国外的生活应该说是相当艰苦的,先不说经济压力,因为很多小留学生是没有这方面的压力的。从精神上来讲,压力同样是没有出去的人无法想象的,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下,语言不通,能够交流谈心的人根本没有,遇到任何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没有像在国内找个关系就可以办到的便利,同时一个人要承担起从生活琐事到学习方面所有的压力。
正是这样,我才慢慢看到越来越多的男女小留学生们两两配对,变成了亦真亦假的男女朋友,开始了国外的同居生活,至少互相有个照应,有个协力前行的伴侣,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冯军身上。
一个照例平常的周五晚上,我打工完毕回家,因为第二天是周末,可以好好休息,于是下午就约过冯军,晚上一起喝杯啤酒聊聊天。听到我回来的声音,冯军打开房门跟我打招呼
“哥,回来了”,因为我比冯军虚长两岁,两人关系现在好的很,晚饭基本一起吃的,伙食搭伙,所以称呼也就自然改了,冯军一段时间来开始称呼我哥。
“回来了,军儿。晚上吃啥,我这有啤酒的。”我应着
“饭弄好了,哥,晚上多个人一起吃哟”
“嗯?你请了李大姐,啥菜哟?”
聊着期间,我看到一个女孩子从他房间走了出来,
“Martin,你好”,女孩子跟我打着招呼,
我看了眼,面熟,应该是我接过的小留学生中的一个,只是叫不上名字。
“你好”,我也打了个招呼,看到冯军呵呵地冲着我笑,然后介绍了下给我,果然是学校刚来不久的新班级的一个。女孩子来自东北一个二线城市,那个城市一共来了三个在他们班里。刚来这段时间得到了冯军不少的帮助,女孩子自己也是孤孤单单,看样子应该是跟冯军走到一起了的。
“那我该怎么称呼呀?”我不怀好意地问着冯军,
“吃饭,边吃边聊”。冯军呵呵一笑
于是三个人赶紧坐下来吃饭,我也拿了几瓶啤酒过来,跟冯军周末小酌一下。通过聊天知道两个人基本确定了男女关系,更让我吃惊的是,通过他们口中听出短短不长时间,刚来的三批里面已经有不少对鸳鸯产生了。
看着我下巴都要掉下来的样子,冯军说到:“哥,你每天都在忙自己的事,那些事你不知道也正常,已经好多了,有几对都想让我找你帮忙找找房子,他们准备自己搬出来住。”
“是呀,是呀。”冯军女朋友附和到。
“我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自己都屁滚尿流,也没法帮得了别人的。”我回答道
随后边喝边聊,也从他们口中听到了很多新闻,是我平时所不知道的。但是,静下心里想想,也很容易理解,都在结伴同行。
随后的日子里,冯军跟李大姐打了招呼,那女孩子也搬到我们房子住下来了,那时三个人吃饭又有乐趣了很多。那个女孩子也算勤快,基本洗碗的事情都承包了,也就省了我一点体力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