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360行白描图:民间锣鼓

前面的话: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三百六十行包括哪些?还没人能一口说全。的确,所谓“三百六十行”是一个约数,指的是各行各当。行当的分工,有人说最早出现于唐代,当时有三十六行说法。宋代周辉《清波杂志》具体记录有肉肆行、海味行、鲜鱼行、酒行、米行、酱料行、宫粉行、花果行、茶行、汤店行、药肆行、成衣行、丝绸行、顾绣行、针线行、皮革行、扎作行、柴行、棺木行、故旧行、仵作行、网罟行、鼓乐行、杂耍行、采辇行、珠宝行、玉石行、纸行、文房行、用具行、竹林行、陶士行、驿传行、铁器行、花纱行、巫行。“三百六十行”,现能见到的最初文献是明代的。如明·无名氏《白兔记·投军》:“左右的,与我扯起招军旗,叫街坊上民庶,三百六十行做买卖的,愿投军者,旗下报名”。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有云:“三百六十行中人,尽有狼心狗行,狠似强盗之人。”三十六行缘何变成了“三百六十行”,徐珂《清稗类钞·农商类》有解释:“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则七十二行;十之则三百六十行。”照此解释,是不是可以说,唐代的三十六行也视为虚数。想想看,古往今来,社会工种三千六百行也不止,借“三百六十行”这一概数,人们口耳相传,习惯成自然,沿用至今。

本期专题:民间锣鼓

民间锣鼓是中国俗文化与雅文化的完美结合。艺术领域与非艺术领域的交相互动,是构成中国锣鼓文化的个性和魅力的根本要素。锣鼓声中,既有着中国锣鼓蒙昧之初的智慧之光,又有着中国锣鼓神秘演化的威严瑰丽。

大鼓: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可以用手或鼓杵敲击出声。“打大鼓”白描图中的大鼓为粗腰筒形鼓,上下蒙牛皮,平常置于鼓架,用于器乐合奏及舞蹈戏曲的伴奏。

大镲:是由派生的一种汉族乐器,为一圆形金属板,呈草帽状,两面为一付,每面直径约一尺,用“响铜”制成。最早在埃及叙利亚等流行,公元350年前后随《天竺乐》传入中国。演奏时两面碰击发出洪亮响声,多用于合奏和戏剧、歌舞的伴奏,在民族音乐、地方戏剧和民间歌舞中广泛使用。

大锣:因锣面较大故称大锣,铜制,直径约30厘米,扁平圆体,有锣门、锣边两部分,锣面中心发音较低,靠边部分发音较高。演奏者左手提锣,右手持槌分别奏击锣边、锣心或二者之间,发出不同的音色和音量,以粗犷、宏亮的音色给人一种震憾。

(原创作品,版权专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国乐器简介: 吹管乐器。我国吹管乐器起源甚古,相传在四千年前夏禹时期,就有一种用芦苇编排而成的吹管乐器叫做『钥』...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10,168评论 3 5
  • [多安家学经汇报] 学经时间:2017年2月9日 星期四 正月十三 放晴了,风好大 学经人员:多妈、多多(六年级...
    多安妈阅读 1,573评论 0 0
  • 随着时间的转动,我的生命我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事情,想着一根笔的故事,但是还是会忍受不住难过,我想着现在所有...
    马儿_de54阅读 1,059评论 0 0
  • 片段3《人性的弱点》 R:第二章:与人打交道时请不要忘记,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是渴求认同的平凡人。普天之下的每一颗心...
    时光书屋阅读 1,6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