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一例外,人类的每一个个体,每天从外界获得各种各样海量的信息。
睡醒后睁开眼睛——
看到的一切(包括周围环境和人物在视觉上的呈现、纸版或电子版视觉资料)、
听到的一切(包括周围环境和人物产生的声音、电子版听觉资料)、
触到的一切(包括与周围环境和人物的肢体接触)、
闻到的一切(包括来自周围环境和人物的味道)、
尝到的一切(包括进入口中的物品的口感和滋味)……
科学研究发现,人类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80%来自于视觉,10%来自于听觉,可见视觉对信息获取的重要性。
而我们的教育正在做什么样的事?
以一个初中生为例,睡醒后睁开眼睛,醒着的时间大部分是在学习,学习的过程主要就是大脑对以下四类来源的信息的处理过程:
①来自于周围环境(教师的板书、多媒体课件等)的视觉和听觉信息;
②来自于教师和同学(教师和同学的动作、表情、语音等)的视觉和听觉信息;
③来自于纸质版或电子版课本、学习资料等的视觉和听觉信息;
④来自于师生互动、情景表演、实验操作等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信息。
但在最重要的上课环节,我们的教育给孩子提供的信息量,唯一达标的只有听觉信息,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讲授。
对学生接收和接受信息最重要的视觉信息,无论量和质上都远未达标,现在教育的现状是——
1、很多老师在常规课上懈于书写高质量的板书,即使用PPT等讲课,课件的呈现也主要是传统板书的复制,并未遵循人在学习时思维和记忆的规律,课件的真正优势并未被发掘和利用。
日更时间马上就到,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