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人员会议五不原则
1、不开没有主持人的会议。会议一定要设主持人,主持人一定要管理会议,主持人不能随便让别人替代,也不能形同虚设。
2、不开没有议题的会议。主持人会前要准备好议题,给参会者足够时间做准备,会中要保证会议不跑题。
3、不开没有争论的会议。会议中主持人要引导讨论和争论,让每个不同意见都有发表的机会。
4、不开没有时限的会议。主持人要管理会议时间,要果断打断和会议无关的发言,要提醒发言者不跑题。
5、不开不做决定的会议。主持人要尽量逼迫大家按一定规则在这次会议上做出决定,而不是延后决策。
不会做管理,带不好团队
你是不是业务能力很强,但带团队时就是拿不到结果?其实,这种情况太常见了。业务能力是一回事,管理能力是另外一回事。
比如我之前一个学员,他是技术出身,非常专业。晋升技术总监以后,他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团队几个月都没有绩效,几个主管状态不好,还有明星员工离职。
我一问才知道,他平时非常忙,大事小事都在抓。有时候发现员工进度慢或者出现技术问题,他都会直接跟员工沟通。
而且,他不知道怎么给几个主管定绩效目标和做绩效考核。无论他怎么打分,几个主管都觉得不公平,带着情绪工作,自然会影响下面团队的氛围。
此外,做了总监以后,还有很多会议和协同的工作,总感觉和其他平行部门同事聊不明白,协同问题很多,总需要他去救火。他就很崩溃,开始自我怀疑。许多中层管理者都曾面临这样的窘境。
因为你得向上管理,为团队争取机会;向下负责,帮下属拿到绩效;还要会跟协同部门打好协同,实现共赢。这些,都需要你本身有很高的职业素养,还要受过系统性管理思维的训练。
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经营活动中,再次定义“卓有成效”的内容和价值,可以通过建模的方法予以明确。
维度一,构建运营系统的能力。他们知道企业是如何运营的,且是如何正确运营运营的,也非常清楚组织的执行系统如何运行有效。
维度二,有愿景和使命。他们态度明确,具有使命感,能够帮助企业创建使命宣言和指导原则;他们掌握了一套如何阐明信息的框架方法,能够清晰明了的表达信息,指出企业的发展愿景。
维度三,善用工具,例如销售漏斗和销售流程。他们懂得如何开展营销活动以及销售产品,他们能够创建企业的销售漏斗,将潜在用户转化为实际消费者和长期合作者,他们懂得如何介绍产品,他们知道如何通过关键绩效指标驱动组织有序高效的运转。
总结:卓有成效的三维模型构建的结果,其目标指向就是管理者的自我价值驱动,他们能够领导企业战胜各种竞争,能够消除团队在这个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挫败感,卓有成效就是管理者的赚钱能力和进化能力的内在定义。
为什么公司留不住能干事的人
1、领导层混乱,决策混乱
多头管理、几个领导同时发号指令,导致员工不知道该执行哪条指令。频繁更换决策,导致员工不知道该做什么、疲以应对,最终致使那些能干事,想干事的人不得不选择离职。
2、能干不能说,能说不能干
能说会道的人不用做事,每个月绩效奖金拿到手软,真正能做事的人因为不会溜须拍马,把事情干了却拿着低工资。公司有升职加薪等福利时,能说会道的人福利丰厚,能干事的人却什么也没有,导致能干事的人产生消极情绪,最后只能选择离职。
3、官僚气息明显
一张加班打车报销发票需要八九下领导签字,最后跑了半个月的流程也报不下来。内部等级制度森严、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干着不顺心,心生厌倦而离职。
为什么团队拿结果后,还要通过结果培养人?
企业是要追求增长的,所以团队的目标总是会越来越高,对员工的能力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但招进来员工时,员工往往符合的是当下的用人需求。而业务是变化的,很多时候人的能力跟不上。所以为了增长,为了挑战更高的目标,就必须提高人的能力,而且要通过结果培养人。
当人的能力提高了,业务也将会做得更好。
这仅仅是从业务层面出发,但培养人不能只培养他的业务能力。
我们用一个员工,不是为了压榨员工的剩余价值,而是要帮助员工成为更好的人。这也就是德鲁克所说的,管理要激发善意和潜能。
管理者作为团队的领导者,要将下属的视野提高到更高的境界,把一个人的成就提到更高的标准。
换一句话说,管理本质上和教育也是一样的,通过辅导帮助他人取得进步,使其拥有更完善的人格,成为更好的人。
当理解了这一层,团队才会发生质的改变。
——✨品牌战略营销策划探索者
独立思考价值内容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