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与存量是经济学中的概念,理解起来很简单。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只要用心体会,是随时可以发现它们的存在的。
先拿工作方面来说吧。如果你是从事比较稳定、程式化的工作,如同体制内的大多数岗位,不需要太多创新和变化,只要按步就班地完成工作任务就可以了。一般来说,这种工作比较枯燥,重复单调,属于增量少,消耗存量的范畴。典型表现就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部门之间协作性差,内耗严重,不管是人与人之间还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经常为有限的存量勾心斗角。如果你是从事有一定风险和创造性的工作,如同现在不断涌现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和各种新媒体行业,每天的工作都面临着变化和挑战,需要经常更新思维模式和提升职业技能,不然很容易被同行超越和淘汰。这种工作能时时带给人新鲜感,容易培养和挖掘人的创新和协作能力,属于存量少,不断产生增量的范畴。典型表现就是机构精简,一个萝卜一个坑,甚至一个人可以是一个团队,部门之间互相协作,创造更多更好的增量。
再拿生活来说吧。有的人喜欢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停地给自己的生活增添新的主题和内容,也就是创造增量;有的人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相对固定的生活模式,保持存量。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和各种聊天工具的应用,人们不再局限于既有的生活模式和范围,不断享受科技进步给日常生活带来的更多丰富体验和便利,也能接受和适应大数据对个人隐私方面的影响。过有增量的生活是大多数人的主动或被动的选择,反而想过一成不变、坚守存量的日子在当下是比较困难的选择。
最后拿学习来说吧。有的人认为只要接受了一般的高等教育后,就不需要继续学习了,甚至从进大学的那一天起就自我放逐,认为混个毕业证就算过关。参加工作几年或者几十年从不进行任何提高认知水平和开拓视野的知识性学习,把本来就不多的知识存量一点点耗尽。也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寻找自己认知上的盲点,不间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拓宽获取知识增量的渠道,一直保持与这个世界对话的能力。就象李笑来老师说的,有的人从不通过学习对大脑进行升级,终其一生使用的是陈旧过时的操作系统;有的人却坚持走在成长的路上,用有营养的知识升级自己的大脑认知系统。
每个人人生的起点和终点是一样的,但中间的过程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创造。李老师有句话说得好,“每个人出生时都是正版,活着活着就成了盗版”。正确对待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增量和存量,过正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