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周道通书,一共七段。细细读来,认真体会,仅就一段谈点个人的体会。
不有益于他,必有益于我也。
来书云:“今之为朱、陆之辨者尚未已。每对朋友言,正学不明已久,且不须枉费心力为朱、陆争是非。只依先生“立志”二字点化人,若其人果能辨得此志来,决意要知此学,已是大段明白了。朱、陆虽不辨,彼自能觉得。又尝见朋友中见有人议先生之言者,辄为动气。昔在朱、陆而先生所以遗后世纷纷之议者,亦见二先生功夫未有成熟,分明亦有动气之病。若明道则无此矣。观其与吴涉礼论介甫之学云:‘为我尽达诸介甫,不有益于他,必有益于我也。’气象何等从容!尝见先生与人书中亦引此言,愿朋友皆如此,如何?
特别喜欢,气象何等从容这句话。如果有人诽谤自己,气短者,与之争论,大家针锋相对,你一言我一语吵得鼻粗脸肿,有何意义?我们要练成此等事气定神闲,不为所动,更要慢慢接近于圣人的为我所用。
此皆议论得极是极是。愿道通遍以告于同志,各自且论自己是非,莫论朱、陆是非也。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凡今天下之论议我者,苟能取以为善,皆是砥砺切磋我也,则在我无非警惕修省进德之地矣。昔人谓“攻吾之短者是吾师”,师又可恶乎?
先生应该非常欣喜,学生有这样的感悟,连说极是极是。从言语诽谤,到行动诽谤,都是令人极为生厌的。非议我的,如果我能从中得到好处,都是在磨砺我,都是我的老师,先生的格调真是高。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