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只小乌龟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野餐,经过长达五年的跋涉,终于到了目的地,在山顶的一棵大树下。
但是,发现忘记带可乐,乌龟爸爸妈妈让小乌龟回家去拿。临走前,小乌龟说:“你们不要趁我不在时偷吃啊!”乌龟爸爸妈妈一口答应下来,于是小乌龟就走了。
五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小乌龟还是没有回来,乌龟爸爸说:要不我们先吃吧。乌龟妈妈说:“不行,还是再等等,我们答应过小乌龟的。”
二十年过去了,小乌龟还是没有回来,乌龟爸爸和妈妈都饿得不行,于是就拿出东西来吃。刚放到嘴边,忽然,小乌龟从大树后面跳了出来,大声说:“终于被我等到了,我等了二十年啊,我就知道,你们一定会趁我不在时偷吃。”
大家从这个故事中看到了什么?
文中的小乌龟,先假定爸妈会吃东西,然后故意创造一个环境诱发假定结果的发生,这本身是不是就是恶意的?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证明的结果,往往是极端情况下的瞬间的决定,并非一种常态。
或许,我们人人都做过那只小乌龟,可是,证明了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