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996”的工作节奏一度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起初,自己对这个新兴名词感到非常陌生,直到自己的兴趣使然,稍微了解了一下——996:即工作群体每天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天工作12个小时,每周工作6天,便构成了个体生活的工作篇。试想:这样的工作模式真的能使工作群体适应吗?我想回答或许不尽人意,但为了生存,谁又敢轻易向妥协呢?
虽然我们无法摆脱职业要求的趋势,但是我们可避免陷入工作中的那些“坑”。首先,很容易地就会想到利用“招聘”和“薪酬”借题发挥一下,因为这是在我们寻求工作中不可缺失的一个环节,自然有拿出来分析一下的必要。
众所周知,招聘已经成为我们谋职的主要途径,然而随着现在招聘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很多陷阱需要我们留意——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在此收集了一些HR招聘职员时的说词,确实很有说服力,但其背后却是我们有朝一日辞职的理由。这些坑,我们应该仔细考虑:
一号坑——HR:“朝九晚五那种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要了,我们公司是弹性工作制的,工作氛围很轻松,时间也很自由的。”若这是我们第一次去找工作,很容易就会被这种“弹性工作制”的条件所吸引,因为按其表达的意思可知: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或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员工可以灵活地、自主地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以代替统一、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的制度。亦然,事实就是:经常加班而且没有加班费。你上班可以晚来,但你必须做完你的分内工作,不算迟到就万事大吉了,加班费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二号坑——HR:“员工的学历和工作经历很重要,但不是咱们最看重的能力,咱们公司需要的就是有强烈的责任感的员工,毕竟工作态度是最重要的。”作为职场小白这让我们听上去还行,然而不过是把那句“别以为你学历高、履历好就能怎样,来了都一样,从最低薪资开始!”用粉饰过后的方式传达给我们而已,强烈的责任心在工作单位的利益面前也有可能是“不加班做完不许走!随时背锅。”所以在黑夜来临时,大多数人都是处于一种“干了鸡汤继续加班的状态”。
三号坑——HR:“我们比较看重年轻人的上进心,像那种就为了吃个低保,浑浑噩噩的人咱们是不需要的。”听到这话时我们的自尊心往往都是处于上风,内心暗示自己:我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所以我应该很适合这份工作。然而,许多招聘单位想要的是“螺丝钉”——无私奉献,早来晚走,不要加班费,主动加班去做别的工作。自己花钱接受培训,服务公司,不要报销。这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我以为”和“别人以为”往往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四号坑——HR:“就像您刚才进来看到的,咱们公司的团队氛围特别好,而且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团建活动。”这样看来——众人拾柴火焰高,你也许会想大家一起共事可能会小很多压力吧。然而大多数情形便是“hello,亲爱的,帮我倒杯水啊,爱你。”很多职业中的“团体气氛好”就是“一起加班,谁都别跑”;“固定团建”就是“周末加班培训”——这往往尴尬异常。
五号坑——HR:“咱们是现代化管理的企业,我们向8小时要效率,工作和生活是分开的,不提倡加班。”从字面意思来解读,这句话无懈可击,可若是放到工作中去体会,感受便有可能是:上班时间时刻紧张,有人监督;没有生活,只有工作;反正8小时要效率,做不完是当事人的事情,加班说明员工效率低,没有加班费!这种工作模式我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廉价劳动力”。
六号坑——HR:“我们是现代化企业,不会有人任人唯亲、人浮于事这种问题的,同样咱们也是不养闲人的,大家工作能力都很强,都能独立完成工作,稳定高效。”听上去这些信息给了我们一种“这个企业的工作人员都很牛”的感觉,亦然到了工作的时候,便有可能是:前端销售、后端技术、市场推广、后期运营、出事背锅——是你是你都是你!这样,应该完全颠覆了我们的三观吧,也让我们从所谓的“独立”中看到了一种叫做“懒”的生物。
说完以上方面,接下来便可以谈一下“薪资”了,同样简单地说一下关于薪酬的“坑”。
一号坑——HR:“工资完全看你的能力了,上不封顶,上升空间很大,你提出的这个薪资标准完全可以实现。”如果我们认为这句话无可挑剔,我想可能是我们被常言的“眼高手低”蒙蔽了心底的认知,上不封顶的另一种说法,完全可以理解为“下不保底,上升空间大也可以理解为是“薪资起点低”。
二号坑——HR:“咱们这个工资标准底薪是3K-5K(6K-8k,8k-1w)。转正以后还会加上各种绩效以及补助。”这个工资标准迎合了我们大多数人“看低不看高,却又本能的喜欢大数字”的心理。可是简单地拿“3K-5K”来说:意思就是刚入职的时候工资是3K,当然还会有可能因为试用期只给2.4K,即使熬过了试用期,基本上也不会超过5K。
三号坑——HR:“咱们的薪金构成是=底薪+绩效+职称奖+提成+五险一金+带薪年假+职位晋升+员工福利+出差补助等等。看起来似乎很诱人,实际上有很多“福利”都是国家规定的。“一大堆放在一起”就是:没有什么吸引人的,所以就把很多东西放在一起,实际上真正装在兜里的也没有多少。
总而言之,职场中的“坑”是一回事,我们能不能分辨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有机会不能放过,但前提是这个机会真正适合我们,并又把我去抓住,不然,把再多的精力花在不属于自己的事物上,只能算是对我们生命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