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见个年轻人,刚毕业两年,在一个福田大公司工作,内勤,做的还是比较有难度的数据分析工作,月收入扣完税和社保等,到手5000多,我吃惊的问大家都这个水平吗?他说不做销售,大部分是这个水平,还好多人找不到工作,现在的环境很残酷。
他为了减少通勤时间争取学习时间,就近租房,房租就得去掉3000,所以每个月还得问家里补贴点生活。这跟我们80后这一代很不一样,我们工作后就不会再问家里要钱。他打算工作两三年后再出国深造一两年再回来进入喜欢的行业,以他的水平申请好学校不难,我傻傻的问十几万够不?他说估计七八十万,我惊掉下巴,因为从来没了解这个市场。我就问:如果你父母没能力给这么多钱?你会怪他们吗?他说:不会,那我就可能选择去香港,便宜很多。我说那父母可能也会内疚吧,他说他父母不会,家庭的教育就是这样。我说幸好我开始在给小孩存钱,教育金能存多少算多少吧,但不能没有。
我其实是想了解我现在应该怎么教育孩子。他给我一针见血的说,小时候重点培养兴趣和心性,让她能有抗挫折的能力,做一件事能坚持。他从小学到高中成绩都很差,就最后一年奋发图强考上重点大学。他说高三时候他的成绩一般,但是他能坚持,很多人坚持不了就放弃了,所以有时候不是自己多优秀,而是对手退出了。
现在是一个非常独立思考,虽然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经济还不独立,但是有非常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人。其实这个观点妞爸早说过,但我总以为他是个案,后来在学校碰到一个数学系的,也这么说,大家都这么说,我得相信了。
我们还分析了,90后和00后面临的就业环境完全不同,竞争非常的激烈,但是他们的父母可能也是像他一样,有点家底。80后就业环境虽然好一点,但是买房压力,教育支出等等,让我们好像很难考虑太长远,2010后的小孩以后需要多少投入真无法计算,一看数字我会觉得自己完全承担不了。所以,能做的就是能力范围内,培养好品格,习惯和认知,适当鼓励和发展兴趣,以后能在社会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