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大卫•奥格威以自白式的坦诚,风趣幽默的文风,将经验和教训和盘托出。
我粗略的摘录些他的经验之谈。
“1.我们做广告是为了销售产品,否则就不是做广告。
2.你不能让人因为对你不胜其烦才买你的产品,你要让他对你的产品感到有兴趣才买它。
3.我们喜欢知识纪律,不喜欢无知的无政府状态。我们追求知识就像猪追求地下可食用的块茎一样。一头瞎猪有时可能拱到可食用的块茎,但是知道这样的块茎生长在栎树林子里是有好处的。
4.我们雇用有头脑的绅士。
5.消费者不是低能儿。她是你的妻子。别侮辱她的智能。
6.除非你的策划包含有高明的点子,否则它会像一艘夜晚航行的船那样过去而无人知晓。(我怀疑100个策划中能有一个高明的点子。我被认为是一个丰产的高明点子的发明人,但是在我漫长的生涯中,我的高明点子也没有超过20个。)
7.只做一流的业务,因此要用一流的方法。
8.不要推出一个你不愿意你的家人看到的广告。
9.到你的城市的所有公园里去找,你也找不到委员会的任何雕塑。”
正是这段经验之谈,让我初步的感知到了“广告与产品”,“广告与消费者”,“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1广告的目的,即销售产品。制作广告的目标不是为了让人惊叹与赞美广告制作的有多么精良和华丽。而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在几分钟的广告内将产品的卖点着力宣传,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兴趣,产生消费欲望。
2广告固然需要创意,但基础的,基本的东西不可忽视。不论是学习知识,遵守纪律,还是处理人际关系。
3做广告时需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得考虑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而不是把消费者当傻瓜。
4你想要得到几层的回报,就要付出几层的努力。德要陪配位,一流的公司也要用一流的方法。
打折是销售的“毒品”
我在看到奥格威对销售打折的分析,奥格威提到了品牌形象,靠打折削价是建立不起无坚不摧的品牌形象,只有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才可以无坚不摧。打折削价只能在一定时间内才能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克扣广告代理的服务费更是一种自损的行为,从广告代理的15%那砍掉几个铜子,不如让其集中注意力让她们在时间和版面上那85%多带来销售的效益。抛出去的是花生,引来的是猴子。
当作为一个广告人来审视创意工作时,奥格威提了如下的经验:
“1.创作成功的广告是一门手艺,一部分靠灵感,但是基本上是靠知识和勤奋。如果你具备一定的天赋,而且知道什么技术对收银机有作用,那你就能长久地干下去。
2.去逗人乐而不是去销售的诱惑,是一种接触传染病。
3.一个广告和另外一个广告之间的差异是用销售力的尺度来衡量的,它可以是19∶1。
4.在你动手写你的广告之前,先研究产品是值得的。
5.成功的关键在于允诺给消费者好处 ——诸如更好的味道、清洗得更白、每一加仑可以多跑些路、肤色更好等。
6.绝大多数广告的职责不是劝说人们来试用你的产品,而是劝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比使用其他品牌产品更多地使用你的产品(谢谢你,安德鲁·爱伦堡)。
7.在一个国家里有效的方法,几乎总在其他国家也有效。
“8.杂志编辑是比干广告的人更好的传播人员,拷贝他们的技术。
9.大部分广告方案都太复杂,它们反映了太多目标,而且试图迎合太多客户主管的不同看法。企图涵盖太多的东西,就什么事也成不了,这样的广告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委员会的会议记录。
10.不要让男人写妇女们购买的产品的广告。
11.好广告可以使用多年而不会丧失销售力。我为哈撒威(Hathaway)衬衫做的戴眼罩的男人的广告就使用了21年,我为多芬(Dove)香皂做的广告使用了31年,而且多芬现在是最畅销的。”
在动手写广告之前,首先需要做的是了解自己的要做的产品,不让男人写妇女购买的产品的广告,(不过此处存疑,因为现在美妆主播带货巨头是李佳琦)其次是认可自己要写广告的产品,如果连自己都无法被自己的广告说服,那又何谈做出成功的广告?
广告的职责和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宣传的产品深入人心,成为一个“品牌”,成为一个日常。
以上,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