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先生带我和大二在家休暑假的儿子一起去游泳,征求意见时儿子嘴上说随便,出门却显得有点不情不愿。
下到泳池,经常游泳的先生如鱼得水轻车熟路蛙泳潜泳来回游个不停,儿子则显得有点不太适应,时游时歇,慢慢找感觉。感觉找到,儿子提议父子俩比赛谁游的快,先生欣然应战。比赛开始,父子俩深吸一口气,一个蛙泳、一个自由泳,憋着劲向前冲。时而齐头并进,时而交叉领先,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多个回合下来,基本算打个平手,父子俩对这结果似乎挺满意。
游泳出来,附近随意找了家餐馆吃晚餐。儿子很快点了两个喜欢的菜,再准备点个蒸土鸡蛋羹时,先生否决说餐馆的鸡蛋未必是土鸡蛋,家里有土鸡蛋,明天在家蒸,然后自己点了份餐馆的特色菜红烧走地鸡。
坐下等餐,先生教育儿子肺活量不够,要经常锻炼。我提议说游泳最能锻炼肺活量,要不暑假我们经常来游泳。儿子听先生教导默不作声,听到我的建议点头说可以。
吃饭时先生指导儿子说餐馆点菜要点平时家里不做或少做的菜,比如这份走地鸡。儿子反驳说:“为什么要管是否家里做呢,点喜欢吃的就好”。先生解释这样点菜性价比高,儿子说吃饭是为了高兴,不是为了性价比。看着父子俩各执一词,我在一旁和稀泥:“喜欢吃的菜肯定不少,就从喜欢吃的菜中点家里很少做的。”
闲聊到一些大学生毕业了还宅在家的社会现象,先生突然对儿子来一句:“我话说在前,你大学毕业就搬出去住,不能闲在家,要为自己打天下”。儿子一愣,然后明确回答,我知道。
如山的父亲,不服气的儿,典型的中国式传统父子关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