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妻早逝,天人永隔。他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悲伤难抑。
他大概不会想到后世会如此传诵并用以悲歌天行无常,猝然离去的爱情,他是苏轼。
情爱受阻,悲欢离合。他写下“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以表反抗的决心。曲折幽怨,悲从中来
他也不会想到,后世会如此传诵并用以悲歌反抗恋而不得的爱情,他是张先。
......
那
除了爱情呢?
还有值得后世悲歌的感情吗?
......
有!
这两天看到一段关于友情的故事
着实被感动到了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他叫乐天,他叫微之
时间回到唐朝
那个诗歌鼎盛的王朝!
那个见证了太多文人骚客起起落落的王朝!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的年代里,及第出仕成了读书人实现抱负的唯一途径。
但也正是这样一条途径,却埋葬了多少志士仁人,他们或怀才不遇 郁郁不得志,或愤世嫉俗 独树一帜,或尊严难放 自诩清高。
历史给了他们以诗歌创作的黄金年代,他们抱作一团,吟诗作赋,曲水流觞。以诗抒情,以笔交友。
可以说,大部分的诗人都是官场的失败者,要么艰难困苦,要么仕途不顺,要么伯乐难觅......
乐天和微之却很幸运,他们同科及第,同朝为官。乐天长微之七岁,知音本就难觅,更何况这个知音成了自己的同僚。
志趣相投,惺惺相惜,同科及第,同朝为官,又为同僚。
二人喜极而泣,从此形影不离,无话不说。
奈何宦海沉浮,官场起落兴许就在顷刻之间。
二人因工作频繁调动,这在那个“从前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行路时间以“月”为单位的年代,对这二人实在煎熬。聚少离多成了常态,书信的往来成了二人交流的主要方式。
据考证,二人互赠诗篇1000余篇,往来书信1800余封,其中情谊,笔墨可知,书信可鉴。
每次收到微之的书信,乐天总要反复观看许久,直到天明灯残,眼睛酸痛难忍才依依不舍的放下书信。
而微之呢,每次收到乐天的书信,还没打开看已潸然泪下。
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两句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乐天与微之二人,不仅互为莫逆之交,志趣相投,二人又都做到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乐天母亲去世,乐天守丧在家,微之又是寄钱又是寄物,书信安慰,言语恳切,让乐天感动不已。
怜君为谪吏,穷薄家贫褊。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岂是贪衣食,感君心缱绻。
微之后来被贬通州,乐天对微之的书信往来亦未曾减少,同时在书信之余,又多寄了一些衣服被褥,日常用品,书信用语也极尽关怀,微之感动不已
历史的真相是,微之与乐天同年被贬,只不过乐天的江州比微之的通州条件好很多,乐天心里想的仍是远隔千里的微之,他吃的好吗?穿得暖吗?习惯吗? 思念到你,不在身边,便只能在梦中相见。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
历史书上记载的患难之交结局大多令人唏嘘,扼腕叹息!乐微二人自然也不例外。
小乐天七岁的微之却先乐天一步,撒手人寰。乐天悲痛欲绝,茶饭不思,每每每梦及死去的微之静静的躺在冰冷的坟墓里,任风霜侵蚀,黄泥削骨,自己独活于人间,思念万分,白发满头!
微之死去的第九年,乐天写了一首诗: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想到自己和微之人间一别已九年,而且还会有好几个九年,直到乐天也身赴黄泉。乐天的生老病死,已经没有了微之的参与!
乐天思念之深,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黄泉应该很冷吧,夜里做梦与你携手共同游玩,早晨醒来泪水流满巾也不擦拭。
在漳浦我三次生病,长安城草生草长已经八个年头。想你逝去九泉尸骨已经化成泥沙,我还暂时寄住人间白发满头。阿卫韩郎已经先后去世,黄泉渺茫昏暗能够知晓吗?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乐天微之的感情让人动容,纯粹的友情真的可以做到情比金坚,“相濡以沫”。
历史上的记载是这样的
白居易,772-846,字 乐天,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与元稹同科及第,结为 终生诗友,世称“元白”。
元 稹,779-831,字 微之,唐代伟大的诗人,和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 终生诗友,世称“元白”。
我想,这就是历史对他们友情最大的尊重与感怀了吧!
文 by 千家文
风里雨里,我在VX【千云文化工作室】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