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一开电影免费网播先河,引起轰动,但同时也引起了诸多争议。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小老板徐伊万和母亲的亲子关系原本紧张,在去俄罗斯的旅途中,他们经历了一系列“囧故事”,最终母子和解,相拥一笑“泯恩仇”,共同迎接美好生活。
作为一位母亲,对这部电影,我是一边泪流满面,一边满腹疑惑!
在去往俄罗斯的火车上,徐伊万的母亲,用尽心中一切的爱,管控着自己的儿子。
管他吃多少块红烧肉,提醒他脸上的肉已经横着长了。
管他一天喝多少水,膀胱几点钟排水。
拉着儿子蹲在各种道具后面拍照,不让他和火车上偶遇的俄罗斯美女交流
甚至,连儿子夫妻俩的隐私,也要过问
......
我看了颇为震撼,多么熟悉啊,我曾经也是这么“深爱”我儿子的!
而影片中的徐伊万是怎么回应这种爱的呢?
他和母亲说话大声粗暴,质疑母亲的各种行为。他把母亲洗好的一盆小番茄,一颗一颗从车窗缝隙,扔向了西伯利亚大雪原,脸上带着释放的舒畅。他总是歇斯底里,像马上就要原地爆炸一样,要求母亲和他说话时,和他保持十米的距离。
甚至,激动地对着母亲大吼:我爸根本不是喝酒喝死的,他是被你气死的!
一巴掌扇向儿子之后,这位母亲枯坐着,无声沉默,安静地哭了一宿。我以为她反思好了,剧情接下来会展示母子和解了,然而......确实是展示了,但是是靠一起“熊出没”的意外,我惊呆了!
“熊出没”之前,她在冰雪洁白里,对着儿子说起自己那不堪回首的婚姻生活,自己吃了很多苦,不幸福,表达要不是因为儿子还小,她早就一走了之,这让徐伊万自责不已。
“熊出没”之后,儿子背着她去赶开向莫斯科的火车,在冰河之上,儿子问她:“你后来跟我爸变成那样,你后悔吗?”她回答:“我跟你爸在一起,才有你啊,傻瓜”,言下之意是我吃了很多苦,才有你啊,这再次让徐伊万自责不已。
得知儿子其实早已经离婚,大哭着说:“是我不好,我应该对张璐再好一点的”,一句话,再一次,让儿子深深的自责自己没有处理好婚姻,让母亲伤心了。
诸多情节,让我看到剧中的这母子俩,其实并没有真正和解,儿子在自责和感动中,选择了向母亲妥协,选择了继续失去自己的自由,继续接受母亲已经超过界限的爱,和沉沉的期望。
我们都曾经或者正在经受原生家庭的负面伤害。这是有缘由的,因为每一对父母,都有自己的脾气秉性,都受时代和自身受教育水平的限制,都是活生生的“身上有裂缝”的人。
作为母亲,我也曾无数次在心里呐喊:你怎么就不乖了呢?
我也曾无数次在夜里辗转反侧,忧着孩子的这个问题,那个问题:我是你妈啊,我不管你谁管你啊?
因为这种担心,我没有心思做头发、去逛街,焦虑吞噬了我的每个细胞,就算窗头的水仙都枯萎了,就算我已多时没有跳起心爱的舞蹈了,我还是恨不得吊在孩子身上,看着他好好的。
而孩子又何尝不也受着伤害呢?
就像电影中的徐伊万,他对母亲说的:“在你心里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你为什么要契而不舍的改造我呢?”
而同样的话,他的妻子也对他说过。
幸好,于漫长的岁月里,我渐渐学会了和解,和我的孩子好好和解。
真正的和解,始于放下期望。
克里斯托弗-孟在《亲密关系》一书中写道:期望就是通往地狱之路,因为期望会把接受和让人自由等充满爱意的感觉挡在门外。
放下期望,你才能看见。看见对方在干什么,听见对方在说什么。徐伊万在火车上两次对母亲表达:妈,你听得见我在说什么吗?母亲都依然在自说自话,所以儿子总觉得彼此不在一个频道上。
放下期望,你才能被看见。因为没有期望的关系里,彼此感到自由,这份自由能让对方也静下来心来,认真看见你。
真正的和解,终于有界限的爱。
彼此看见,彼此的需求会被感受到。以什么样的比例分配自己的精力在爱自己和爱对方上,是一门艺术。亲子关系里,爱自己同时也是爱对方,只因彼此都希望对方好好的。因此,好好爱自己,也是在成全对方。
没有界限的爱,孩子如果欣然接受了,便会走上成为巨婴的不归路,人格无法健全。当年疯狂追星的杨丽娟,在父亲被她逼的跳海自杀后,才慢慢醒来,可为时已晚,子欲养而亲不待,如今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在凄苦贫穷里,消化着悔恨,可以说,父亲没有界限的爱,毁了一家三口人的一生。
没有界限的爱,孩子如果奋力抵抗了,便会被压得踹不过气来,毫无自由可言。就像电影里的徐伊万,不仅自己歇斯底里,还把这种没有界限的爱,也“传承”给了自己的妻子。
所以,一场“熊出没”的意外,并不能让母子真的和解。我原本是想看到这位母亲,如何尝试一点点放下自己的期待,又如何看到徐伊万的真正需要,而不是继续绑架儿子,从前用爱,如今用自责。可我没有看到,只见她变换方式,不是唐僧式的念咒,而是用苦情的回忆博感动,继续索取儿子的自由。
但是,看完电影,还是忍不住落泪,还是非常感动。这是亲情很神奇的地方,只要有一点妥协,画风就会立转,充满了和谐,我相信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时间长了,徐伊万还是会想逃离,因为“做自己”是人的本能需求之一。
亲情如此神奇,所以,亲子矛盾,其实我们不应该恐惧它,反而应该感谢它,没有这些矛盾,何来和解的开始?没有那一次次和解,我们如何会深刻明白,彼此都需要怎样被爱着?
我的孩子,终将为人父母。如果他也要面临紧张的亲子关系,我一点也不害怕。因为这首先是个机会,其次,如今,他也肯定懂如何处理了。
纪伯伦在诗中写道: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让我们放下那些期待,在爱孩子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热爱自己。好好爱自己,无论是青春在手还是白发丛生;好好爱孩子,记得他是你的,又不是你的。
你好,我是南嘉,“南有嘉鱼”的南嘉。少儿培训行业从业七年,晨型人!正在长跑:日读十页书,日更两千字!
头条号为“南嘉讲文化”,欢迎关注。
所有文章皆原创,转载请提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