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参与远山专题第一期写作活动,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最近心情很不错,总觉得今年的日子肯定会比去年强很多。也许只是我短暂快乐的一种感觉,不管那么多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抓住现在的开心时刻就对了,谁的人生不坎坷呢?总要有那么点磕磕绊绊的,熬过去就好了。
有时我总感觉生活就像是在熬小米粥,只要火候到了,小米和水的比例搭配均匀了,那熬出来的小米粥肯定四溢飘香。
我也没什么特别拿手的好菜,我做的菜虽然称不上美味佳肴,但也不会次到难以下咽,只能说刚刚好。平日里每次做饭,我特别喜欢熬小米粥,不管早上还是晚上,我特别喜欢给家人熬小米粥。当然不是纯小米粥,而是加了各种材料的小米粥。早上的时候我会熬小米南瓜粥,据说有养胃防癌的效果;晚上我则喜欢熬红薯小米粥可以补脾益气。
熬粥的早上我都五点起床,先将晚上提前备好的锅内水烧开,烧水的过程中我便准备食材。一般情况下我通常会做红薯小米粥,等水烧开,我便先把红薯下锅,煮红薯的过程中,我便去掏干净小米,等红薯下锅的水开了,我便把小米倒进去。头火烧开,然后再调成中小火,看着小米在沸腾的水中慢慢的翻滚,最后我调成小火,订好时间,一般情况下我会小火熬煮三十分钟,一锅香喷喷的小米粥便成功的熬好了。
家庭主妇总要有个家庭主妇的样子嘛,什么做饭打扫卫生收拾房间了,虽然谈不上样样精通吧,但也不至于样样稀松。之所以特别喜欢熬小米粥,是因为我喜欢看小米和水在经过一定时间的熬煮之后,完全融合变成了金灿灿小米粥的样子。就像人在生活中经过不停的打磨,然后和苦难相互融合的样子。每当我心情特别低落时,我就特别喜欢盯着在锅里不停沸腾的小米和水看,只想看看它们是如何变成美味小米粥的。而且看完之后我就觉得心情豁然开朗。
告诉我生活像熬小米粥这句话的人,是我的外婆,她是一位很和蔼可亲的老人,我的童年时光多是来自外婆和奶奶的陪伴。外婆是个特别爱干净的人,夏天的时候她喜欢穿白色体恤,和黑裤子,要么就是白色碎花的短袖衬衫,也正是因为外婆比较偏爱白色,所以我对白色也特别的情有独钟。
她呢还喜欢听戏,小时候经常带我去看戏,那时候我看不懂,一场戏下来几乎不到中场我就睡着了。因为戏曲里大多都是方言,假如听不懂的话,就跟听了催眠曲没什么区别,很快就能让人睡着。而我外婆则看的津津有味,她也总对我说,别看戏曲都是方言,但里面藏着很多人生哲理,需要慢慢品。
我印象最深的一出戏就是河南豫剧的朝阳沟,那个方言唱的好听,而且我还听的懂,记得有句戏词是:亲家母恁坐下,咱们说说知心话,中,亲家母咱都坐下呀,咱们随便拉一拉……因为那时候小,不懂什么叫亲家母,就问外婆:“姥姥,什么叫亲家母啊!亲家母是妈妈吗?”当时旁边人一听全都乐了。外婆拍打了我一下笑着说:“可别说傻话了,看人家笑话你呢吗?亲家母说的是你将来的婆婆家。”
“奥!”意识到自己说傻话了,我的脸立马红了,羞得只想找个地缝儿钻进去。外婆则跟我说:“你还小,说这些肯定不懂,不怕昂!但是你得记住等你长大结婚了,就得踏踏实实的跟人过日子。”
“什么样才算踏踏实实过日子?”由于当时还小,外婆的话我听不懂。
“你看你妈妈给咱们熬的小米粥没?”外婆问。
“看到了,怎么啦?”我问外婆。
“说说小米粥怎么熬成的?”外婆指着锅里的小米粥问我。
“挺简单的啊!不就是将小米倒入水中熬煮一下吗?”我很自豪的说,感觉自己好像懂得很多。
“看着是挺简单的,可是如果火候掌握不好,水和米的比例搭配不好,照样熬不出美味的小米粥。就像你爸和你妈过日子一样,也得慢慢的熬着,熬到一定火候了日子也就顺了。等你长大结婚了也要学会像熬小米粥一样过日子。”外婆看着锅里的小米粥跟我说。“嗯,我知道了。”我只是礼貌的回应了一下外婆。
其实当时对外婆说的话根本听不懂,只记住过日子就像熬小米粥了。等结婚以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活洗礼,我才真正的明白外婆所说的过日子就像熬小米粥一样,是怎样的体验,才彻底懂得什么才是苦中作乐。哪怕以后日子再苦再累,只要想起外婆的叮嘱我就觉得日子很有奔头,外婆她不仅陪伴我长大,还教我如何为人处世,现在想起来我小时候真的挺幸福的。我的外婆特别的和蔼可亲,她跟任何人都没红过脸,甚至跟着我姥爷一辈子都没有过任何埋怨,总是默默的守着他。村里人每每提到我外婆,都夸她是个大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