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就该劳动着过,读书就是最好的劳动!

五一小长假,读书好时机。有位集新闻传播学硕士、清华大学国际MBA、资深写作课讲师“三合一”身份的刘主编为我们写了一本《高效阅读》的书,难得小长假空闲,赶紧读一读。以读书的方式过节该是最本分的过节方式!

书的封面上写着一行小标题:“培养终身受用的阅读能力”,既是“终身受用”,那必是慎重的,不会轻率而言吧。我注意到在书的封底有人推荐,言 :“刘主编是一个有趣有料的人,推荐你跟他一起走进阅读的世界,共享阅读的快乐 。”那么,好吧,就此启程吧。

通读全书,你会为书里那些浅显自然的语言深深打动。哈,原来书里讲解的是一个“12311读书工程”。怎么回事呢?

“1”,就是作者在书中纠正了一个日常人们关于读书的误区,即阅读就是读书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阅读”主要在阅览,诵读,有的人称其为“轻阅读”,这种阅读一般只要看过就可以了,思考的成分很少,比如看报纸、看手机上的新闻等,但读书却不是仅仅读过而已,而是要加入自己的思考,深入理解书里面的观点才能算数,而且读书还有层次之分,由此我们可以得到,阅读是读书的基础,阅读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读书时阅读的高级形式,读书需要高能力的阅读。

“2”,作者在这本书中为我们指出了两种关系,即一是读书与阅读的关系;二是读书与写作的关系。

阅读是读书的基础能力,决定着读书的成效。阅读是人人都会的技能,但能够达到高效阅读却是大家普遍缺乏的一项高级能力,这种高级的阅读能力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作者在书中分析了日常人们使用的读书方法有默念法、指读法、背诵法,这些方法利弊皆存,比如默念法限制阅读速度,指读法会形成手指依赖,从而限制视野的宽度,背诵法费时费力等,指出当今快节奏生活下的高效读书难点在于:“我们的阅读能力没有匹配上读书的野心“,也就是说,在上学时养成的低能力阅读习惯不能满足当代成人读书的需求,每个成人要想读书有成效就必须要学习高效的阅读方式,提升高效阅读的能力。

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是对高效读书的检验和丰富。写作是高效读书的高级方式,是读书的最后一阶段。“知行合一“、读写结合,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才是读书的最终目的,也才能称得上是高效读书。作者在书中讲解了四种写作输出方法,即读后感、书评、应用知识法、活学活用价值观法。读后感可以按照吃书、找口、复盘三个环节完成。书评写作可以加深读书的理解,而应用书中知识分析问题,尤其是引用书中的价值观解决实际问题更是一种高维度的学习方法,不仅是对读书成效的检验,更是一次自我素质的提升,个人认为作者提出的活学活用的读书方式是一种新颖的观点。

“3“,作者在本书中就高效读书本身介绍了三个类型的高效读书方式,即泛读法、精读法、借助读书笔记工具法。

泛读也就是快速阅读法,核心在于读书的速度,而速度是由四个因素决定的,即:

一是视野宽度,是指一眼看过去能看到的内容宽度;

二是扫描速度,也叫竖式阅读。是指眼睛自由抓取亮点文字,在其引导下快速阅读,往往顺着一页书的中心轴能够快速地抓取亮点文字;

三是瞬间记忆和信息残留度,瞬间记忆就是看一眼就能留下记忆,它便于读者顺利读完整本书。信息残留度就是对看过文字的印象留存。一个人记忆力越好,信息残留度越高,读书的速度就越快。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年轻人脑子好使,读书快的原因;

四是屏读能力,就是指电子阅读,作者认为这是未来阅读的发展方向。屏幕阅读因每行字数少,瞬间记忆高会加快读书速度。

以上四个因素决定了快速阅读的效果。

作者在书中介绍的第二种高效读书方法是精读。有效精读的核心是“快读慢想”,也就是读书时我们的眼睛要快速识别书中文字,而对书中的难点部分要进行重点思考。由此也产生了第三种高校读书方式,就是借助读书笔记的工具完成高效阅读的方式。

作者在书中详细讲解了读书笔记几个方式,分别是摘录式读书笔记、注解式读书笔记、感悟式读书笔记、书评式读书笔记。个人认为这四种方式需要结合起来使用,在阅读中需要使用的是它们的合力。

“1”认清一个差异,即不同种类的书应该有不同的读法,我们只有采取有针对性的阅读方式,才能完成高效读书要求。

作者指导读者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

读文学书要看到作者通过文字构建的精神世界;读实用书要记住知识点,学到书中的理论、方法,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目的;读历史书要使用“照镜子“的方法,从历史的故事中看到自我,吸去经验教训,提升自我思考问题水平;读科普书要抓住核心推理和概念,抓大放小,忽略不想关的细节过程。读教材书要以严谨、系统地方式学习书中内容。

此外,作者在书中介绍了一种依据特定主题的精细阅读,分别是以某个特色领域为主题、以作者为主题、以特定时代为主题的阅读,高密集地阅读某一类主题的书,可以深入学到多元化的知识,所以主题阅读被称为学习式阅读,是阅读的高级阶段。

“1“


是指确定一种自我的读书清单。

《道德经》中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每个人都要了解自己,为自己设立一种有针对性的书单,实现系统的自我学习对人生的成长是这关重要的。作者在书中举例胡适、梁启超等6位名人的读书单,引导读者使用阅读广度与深度结合的T型书单法有针对性地为自己设立书单,同时教授读者要树立阅读也有“膳食结构”的观点设立书单,读书也要搭配着阅读进行,而不能仅仅“专攻一门”,正所谓使用“点面结合,面上开花”的方式才能达到高效阅读的境界。

以上就是《高效阅读》这本书的精华内容,为使读者看清自己读书短板,作者在开篇及每一章节后都设立了自测题和练习题。同时清楚地告诉读者,阅读既是一种能力,就是可以衡量的,作者贴心地提出5个评估阅读水平的指标,即阅读速度、阅读准确度、阅读理解度、阅读记忆度、阅读转化率。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我们通过自测题认识到自己读书短板的时候,就离高效读书,思想提升不再遥远。

积极行动起来吧,让我们读该读的书,知该知的事,拥有此生该拥有的美丽模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