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科技发展到今天的移动互联时代,科技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方便和快捷。我们可以实现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不出门就能得到想要的任何东西,甚至不出门就可以体验到世界上所有的物品和景致(尽管是虚拟的,但仍会带来逼真的体感);我们可以让机器人帮我们做自己做不到的或者不想做的事情,以此避免危险或减少麻烦;我们还可利用计算机收集的大量信息帮自己管理生活,以便省出更多的精力去做别的更有意义的事情……这一切都是因为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出现和迅猛发展。
然而,我们却忽略了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这些东西除了带来方便之外也在不知不觉地摧毁人类自己建立起来的世界。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我们都知道所谓的大数据也就是海量信息,而云计算却鲜有人清楚是什么东东,更不用说人工智能了。当然如果从专业角度来谈这些东西,本人是个彻底的门外汉。但通过一些专业的介绍,我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通俗一点讲:云计算就是各种信息归纳,整理,分析,再运用的计算机程式,这些程式都出自学习计算机编程的大神之手。具体到机器语言汇编语言还是高级语言则要花更多的内容去介绍,这里就不展开了。再粗浅地讲就是用概率的方法,得出需要的结果。这也意味着云计算的结果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而人工智能实际上是更高层级的云计算,不同的是它加入了“深度学习”。听起来很吊,也只不过是收集更多的信息之后的“概率计算”而已。如果往难听里说: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都是在“赌博”,只不过它知道的底牌更多一些。
那么为什么又说这会摧毁人类自己建立起来的世界呢?
前面说到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实现依靠的是大数据,而大数据则是海量信息的集合。这些信息无一不和人类的活动有关——它们原本就来源于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中。除了有形的,比如一个人的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工作单位、车牌号码、经常联系的人、开户银行、开房记录等等五花八门;另外就是无形的,比如:通过音频记录分析一个的性格特点,说话习惯,思维方式;或者通过浏览购物网站发现他的消费习惯;再或者通过通过就诊记录推测他的健康状况等等。这些信息都被大数据“盗”走,而我们却对此毫不知情。
我们知道人们通过信息可以了解世界,反过来信息也可以影响人们对世界的判断。就好比我们看交通新闻时,知道了哪条道路不能走,于是会绕行。但是如果这条新闻是假的呢?那结果就是我们不仅错过了原本的路途风光,而且会被大概率地引导向一条人为设计的路途上来。从而会消费这条路上的加油站,餐馆,旅社等等。这还只是相对“仁慈”地误导,并不伤及性命。假使信息出错,又恰巧遇到山崩地裂,结果可想而知。这方面并不是没有先例。
说道这里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一些了。那就是,大数据一方面帮助我们实现了生活的便捷化,但另一方面也会误导或干扰我们对事物的判断。
早在2013年美国中情局雇员斯诺登就因为泄露国家安全局关于PRISM监听项目的秘密文档而被美国政府通缉,后逃俄罗斯避难至今;后来又爆出美国对法国总统和德国总理的窃听(进行信息收集),马航370神秘消失,特朗普竞选总统获胜,脸书5000万用户信息泄露被滥用等等都和收集和使用非法信息有关,不但侵犯用户的隐私权利,也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这些也还都是初级的浮出水面信息管理上的漏洞导致的危机。
很多情况下,由于我们习惯于网络的便捷化,而放弃了身体力行地做某件事情,或者过度依赖网络,热衷于碎片化知识,从而行动和思想被其“绑架”,缺少了独立思考能力,失去了创造力,成为“无脑一族”。而这无疑会限制和阻碍人类智慧的发展,整个人类社会被机器所控制,最终人类社会被自己创造出来的机器或者人工智能毁灭殆尽。
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