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
人生苦短,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不管是行万里路,还是读万卷书,都能开阔我们的眼界,提升我们的思想认知,让我们的生命汲取更多的养分。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旅行是身体的阅读
用脚步丈量土地,能让我们站在不一样的地方看不同于自己的世界,我们才能把目之所及落在心上;通过读书阅读世界,能让我们透过别人的视角看更多的百态人生,我们才能真正学会热爱自己的生活。
有人说,旅行就是行走在光影的岁月里,看不同的风景,体验不同的人生。
去大理,才能到苍山洱海做一场风花雪月的梦;去青海,才能到茶卡盐湖看“天空之镜”欣赏天地倒映;去内蒙,才能到大草原看蓝天白云和新鲜的牧草;去泸沽湖,才能到镇西北探索神秘的女儿国…
这个世界,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到的人。我们只有走出了熟悉的舒适圈才能发现一个有别于我们平时生活的地方。
旅行,让我们明白,这个世界很大,我们的生活还有另外一种美好。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往往因为工作,家庭,金钱和许多放不下的东西,不能拥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个时候,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通过读书,我们也能体验到一个有山有水的文字构成的世界。
三毛说:“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很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当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无所适从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去接触不同的世界,体会不同的人生,暂时忘掉生活的平凡琐碎和人生的不尽如人意,在各种各样的故事里找到关于生命的强烈共鸣,从他人身上汲取别样的智慧和力量。
正所谓“开卷有益”,打开一本书就是打开一扇新的世界的大门。
读过《平凡的世界》我们才明白,不管我们多么平凡,所处的社会多么不公,只要我们奋力拼搏,敢于斗争,也能获得成功,成为浩瀚宇宙中最闪亮的星。
读过《爱你就像爱生命》我们才懂得,原来爱可以这么美,它能让两个独立的世界慢慢相融,成为全新的统一的灵魂。
读过《撒哈拉沙漠的故事》我们才能领略到,撒哈拉沙漠的广阔无垠,才能见识沙漠中的各种风土人情和种种趣事。
人生苦短,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旅行和读书不是两个独立的存在,他们应该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并列关系,读书和旅行应该是同样重要的。
当我们万水千山走遍,看过不同的风土人情,领略过各地的精彩纷呈再去读书,便更能与文字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想象。
钱锺书先生说过: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
如果只旅行不读书,思想境界就得不到提升,那么我们去再多的地方也无济于事,走过了,当时的心境和感悟也就忘了。
如果只读书不旅行,那我们只能活在文字的世界里孤独的想象,靠词语组合的描写去想象一个虚拟的世界,将自己困在文字的牢笼里,感受不到声临其境的真切体验。
读书,是向内旅行,去往精神世界,旅行,是向外读书,探索天地苍穹。读书能让我们获取知识,而旅行能让我们切身经历。
清代文人张潮写“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时光易逝,希望我们在最美的年华里,看最美的风景,让人生最好的时光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