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终于又跑了个10公里,用时一个小时零八分,而且成功的晋级为悦跑圈里中级跑者。
有人说,一件事坚持21天就会成为习惯,而对我而言,这个定律似乎没用,因为在15年的时候,曾加入跑团,坚持跑步100天,可100天过后,我依旧是我,是那个不愿意动,喜欢窝到沙发里看书、玩手机的懒惰的家伙,而更没追求的是,思考稍微深入一点的书,我也是看不进去的,看的尽是一些脑残的小说,浑浑噩噩的混着日子,可时不时的,还要警醒一下自己,难道就真的愿意这样了却残生?!
有了想法,也付诸了行动,于是,花了银子报了班,上了各种微课,可也就在上课的那段时间,给自己打了打鸡血,过后,就立即故态重生,而工作忙,身体不太好就成为一种安慰剂,日复一日的麻醉着自己,但内心确是纠结和愤恨的,恨自己的不自律,恨自己的没出息。这种情绪总要发泄,而发泄的方式大多数,就发泄在孩子身上,看到他不好好写作业,玩手机,考试成绩差时,就怒不可遏,可发完火后,就又很后悔,很后悔,我知道,跟孩子发火的背后是对自己的不满。自己都不够上进,不够优秀,不够自律,又凭什么去要求孩子?
一个朋友,从2月27日开跑,几乎每天都在坚持,据她讲,整整瘦了二十几斤,人都精神了很多。我也默默的照照镜子中的我,虽然不胖,但整个人都没有精气神,周身笼罩的是一种得过且过的浑忳气势。
看着镜中颓废的自己,真恨不能给自己抡一耳光,生命就这一次,难道你就愿意这样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吗?!
王健林说,给自己先定的小目标吧,我想,已经春暖花开,那么就先让自己跑步吧,因为,这是最直观,最不容易作假的一个目标了。
其实,每一次出门跑的时候,内心都会纠结,而每一次让自己登上跑鞋,决然的走向运动场上的时候,就知道已经赢了自己一小下。
在跑步中,最难忍受是前三公里,各种理由,各种不适,都想让身体放弃,而三公里之后,心头的那个小魔鬼便也开始默默放弃,五公里之后,就告诉自己,别纠结几公里,坚持每一个一公里就可以。
所以,能放弃自己的只有自己,我们或许没有鸿鹄之志,或许没有傲人的天资,或许无法拼爹拼娘,但,我们有自己,我们可以努力让自己变的好一些,再好一些。
人,生下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啼哭,用哭声彰显着,这个世界,我来了。可见,人是生而受苦的,而你所有受过的苦,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生活变的更美好。
罗胖在“怎样成为一名高手”的讲座中,提到要想成为一名高手,那么就要脱离自己的舒适区,持续的去做自己不会做的事。
扎克伯格每年挑战一个新技能,比如学中文、比如练习写作,在一次次的挑战中,让自己人生更丰满,更有意义。
所以,脱离自己的舒适区,也努力的去解锁自己的新技能,让有限生命过得更有意义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