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生活中某个阶段状态不佳:体重失控、常常失眠、焦虑心悸、头昏脑胀、做事效率低下、想要运动却有心无力,每天日复一日重复着让自己疲惫不堪的状态,却也没有能力去改变?甚至感到自己逐步沉入抑郁的深渊,觉得生活都没有意义了?
对比其他人,你却不知道别人的高效率的工作精力从何而来:
身边的年轻博士一年完成6篇SSCI论文的写作发表任务;
有人在业余时间写作居然一年更新200多万字;
九十多岁的老人徐怀中写作长篇小说《牵风记》还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有人一年出版好几本书还销售得很不错,一版再版……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惑,我们就要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精力,在人人平等的时间面前创造出时间使用效率的不平等,让我们能更稳更快地接近我们的人生目标和梦想,从而更积极乐观地体会生命的意义和生活中的幸福感。
01
只有做到高效管理精力,我们才可能实现“人生再出发”
我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创下过任课记录是一周上32节课,上了10周,之后是每周24节持续6周,这些课程还分属5门,现在想想还是那会儿还是年轻,精力确实旺盛,再加上工作态度是积极进取、不惧挑战的,所以整个学期下来还是门门课程获得学生的优秀评价。
但是现在人到中年,我觉得似乎自己会在很多方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比如说惰性会出来,什么旧有的观念也会冒头儿,“人过四十不学艺”这些借口时不时会在脑子里转上一转,只是不那么好意思搬出来给自己做挡箭牌罢了。
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的张遇升博士在2011年回国创业,创办了互联网医疗企业——杏树林公司,得到了真格基金的投资,从A轮一直到C轮,公司不断发展壮大。2015年,张遇升博士被国际知名创业杂志《快公司》评为“中国商业界最具创意100人”之一。
张遇升博士与“得到”平台合作开发了线上精力管理的4门课程,获得很多人的欢迎,至今为止,近14万人学习了该课程。这之后才有了这本《掌控精力》的书籍分享出来,我读下来感觉获益匪浅。
任何持久的成功、人生的幸福,都需要从好好管理自身做起,包括管理身体(body)、头脑(mind)和心灵(spirit)三个层面。在组织团队管理中,精力充沛的人更富有感染力也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往往会对承担的任务更有使命感和责任心,从而在工作任务目标的解决上能做到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更容易获得高效率。
张博士自己在谈到为什么做这些课程时说每个人都有三种资产:一是财富,二是时间,三是精力。这三个方面我们都应该好好去经营,尤其是精力管理,如果做得好了,我们可以在面对危机时随时实现“人生再出发”,还能获得健康、快乐和意义感,进而提升幸福指数。
02
掌握科学规律,让自己成为精力旺盛的人
近年来,关于创业者和高层管理者因为不堪重压而罹患精神疾病和身体疾病,进而选择轻生或者在工作中猝死的案例屡见不鲜。医生们也在不同场合呼吁人们要警惕巨大的压力带来的情绪上的变化,避免心源性的猝死事件带来的伤害。
这其实就是在警告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注意如何让自己精力充沛、健康奋斗,掌握科学规律,让自己学习成为精力旺盛的人,更主动地掌握自己的生活节奏。
“精力”一词源于《汉书•匡衡传》中的一句话:“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绝人。”
“凿壁偷光”一词说的也是匡衡,晚上借邻居家的光线来读书。那我们就能看出,匡衡是一个精力旺盛的人,不仅要做帮贡来赚取学费,还要在晚上读书,正是因为匡衡在家庭这么贫寒的情况下对自己管理科学,勤奋向学,最后才成为了西汉的丞相。
而相反,精力不足的人常常会在生活和工作上无法高效完成任务,还会在健康方面遭遇一些困境。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如何提升精力,在掌握科学规律之后,变身为精力管理达人,从而更为从容地来应对挑战。
比如,2010年的温哥华冬奥会,此前的加拿大国家队运用精力管理原则,设立了一个叫做“独占鳌头”的计划,用来训练和管理运动员的体能、情绪和高强度压力下的表现水平,结果那一年加拿大在冬奥会的金牌总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我们普通人面对的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更需要学习精力管理,去更为主动地管理生活,在遭遇困难时可以随时实现再出发。
03
好的精力=充沛的体能+积极正面的情绪+随时可以聚焦的注意力+明确的意义感
我们需要做的是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意义价值感,才能更好地管理精力。
以前有个小故事说三个泥瓦匠在盖一栋房子,三个人的状态不一样,老板问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泥瓦匠回答:“砌墙。”
第二个泥瓦匠回答:“盖房子。”
第三个泥瓦匠则说:“我们在建一所最美的房子。”
三个人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仔细观察三个人的情绪,你会发现第一个是疲惫不堪、没有好气;第二个是心平气和,但也没有激情;第三个则是激情满满,状态非常好。他们呈现出来的就是在管理精力方面的不同状态。
我们每个人也是一样,要在你做的事情中找到不一样的意义,发觉自己的使命感和价值感,进而可以自觉自律地为这件事调整个人状态。
只有我们发自内心地找到使命感、价值感,我们才会在面对挫折和困境之时,依然将自己的精力管理调整到最好的状态,就像《孟子二章》里说的那样: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好的精力=充沛的体能+积极正面的情绪+随时可以聚焦的注意力+明确的意义感。
著名作家、诗人、医疗投资人冯唐推荐说:“要成事,就先要管理好自己。张遇升的《掌控精力》让你从拥有一个好的状态开始。”
新的一年、新的开端,我希望能够获得更大的从容,来应对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挑战。
-END-
我是“十里荷塘秋水长”,用文字记录和分享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