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使用时间的方式,决定了未来的模样。这也就是竞争力的展现,怎么做到更有效率,以最低成本,创造出最高的收益价值,就成了你是否能在竞争中成为被看见的那个。
然而,在提升效率化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个现象:「设定使用时间的效率总是被高估,花费的实际时间总是被低估。」
这种时间花费莫名的增加,必然存在着某种原因。如果没有理解这一项原因,就如同规划上缺少了精准度,所以在探究问题的本质前,就需要从耗费时间的问题点来反推这个原因。
01问题突然的出现
学习一项语言时,最常注意到的是单字量,所以初期会不断的理解每一个单字本身的意涵。
可是当所有单字组在一起时,又会面临到无法解读的情况,这就让你意识到,原来除了单字量的基础,还需要学习文法的应用。
然而,当文法已经熟练到一定的程度,你所呈现的文章却还是让人们不理解,这是时再继续探究原因,你会发现,原来是文法之间的逻辑出现了阻碍,导致阅读的时候没有办法全面性的理解其中的解释。
所以,你又开始从整个文法到逻辑上,如何才能让人们理解。但当你在阅读别人的文章时,你的字汇量够,文法也行,逻辑上已经可以架构出来,却还是读不懂。
因此,你会发现,原来一篇文章的背后,不只是这篇文章本身,你还必须理解这边文章的知识基础,如果不理解化学、物理学、经济学背后的知识模型,即便读懂也会难以知道这些文章在表达什么。
从上述的学习过程中,你会发现,学习语言并非只有单字量上的问题,还包含了文法、逻辑概念,以及背景知识等各方面的潜在问题。
如果习得一项语言,就必须先厘清这些问题下,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你也才能够把时间有效的分配,而不只是看到问题后才开始思考,这就是一种全局观的视角。
问题本身一定会存在,最重要的事,怎么预先看到,知道那些问题的存在,这就是想像是否全面性的问题。
一但厘清了全面性视角的重要,接下来,就是针对可预见的问题上做排除。
02知道与不知道的差距
这个问题指的是流程上的过程,在每个阶段中,将逐步分类成「熟悉」与「陌生」。
所谓的「熟悉」是说,你在执行这些事情的时候,你知道每一个环节所掌握的关键技巧,能够快速地做出反应,并且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相对于「陌生」来说,这种事情你不熟悉,不知道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点,也就难以预估可能要花费的时间。
例如制作简报时,你先从全面性的视角来检视,制作简报时可能会经历那些环节,在从这些环节上,找出你是否熟悉这项目。
如果你熟悉怎么制作设计简报,你知道在如何把内容转换为图像,必且怎么设计背后的逻辑,你就能大致清楚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另一方面,如果对于怎么汇整资料很陌生,例如怎么收集资料,如何找到资料的源头,如何区分资料种类,以及如何把资料有效的精细化。这些都有可能会在你预估的时间中,耗费更多的时间,这原因就在于,不熟悉。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做一件事情时,我们所设想的时间会比实际花费的时间来的少,都是因为忽略了那些我们不熟悉的事情上,可能产生的时间耗损。
03进入心流的速度,决定时间使用的效率
对一件事情的熟悉度,会影响我们做事的效率,因为在执行时所出现的意外,通常都是我们不熟悉而导致。
《异数》里提到,在一门领域中成就为天才,你需要花费一万小时来不断打婆这项技巧。
这种时间上的投入,就是在同一件事情上,不断面对各种不同的问题,并且尝试在这些问题中持续的刻意练习。
在普通与卓越之间,就因为有执行上了熟练度所产生效率化的差异。然而,这不能说明,为什么同样都是执行上,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快速完成,有的人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因为上述的推论都只是从执行者的全局观与对于事物拆解的角度来分析,所以,必须还有另一个角度来检视,为何人都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想法。
这牵涉到的心态模型与刻意练习这两者的观点。
其中先以心态模型来解释,人们在心态层面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成长型
固定型
《心态致胜》中所强调的,所有顶尖的优秀者,都来自于「成长型心态」因为他们相信,事务是能够随着自己的努力,所产生的改变。
然而,对于固定型心态者来说,即便努力也难以有所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固定型心态就不好,而是在相对领域中,成长型心态与固定型心态,会因为个人对于各领域的见解而有所调整。
换言之,如果一个人在各领域中都已成长型心态来面对,这就会导致所有事情都是有可能改变,不确定的因素将会被扩大,也就连带影响到确定性因素的稳定效益,最终将会影响个人在各领域上都无法达成一定的成就。
《反脆弱》中提到,不确定因素是必然存在,然而人们向往追求确定性因素,把所有可能的风险都给排除,才是回归到人性的安定本质。这也是为什么要不断从陌生事务里,不断探询出熟悉感,就是为了要让这件情趋向于熟悉稳定的必然过程。
这是人类趋向的本性,不论是哪一种心态都会有。然而,对于固定型心态来说,面对未知的本身就是脱离既有舒适圈,也就难以创造不同经验来解决相同事情的可能性。
所以,成长型心态更有常识突破的可能性,这种想要改变的动力,会决定你在执行事务上是否会思考「怎么做得更好」的开始。
一但会有这种想法,你就会不自觉的进入状况,这也就是普通人与天才之间的差距,天才总是能够快速地进入到心流状态。
04现在,立刻,马上
把事情做得比别人,最大的认知在于「现在、立刻、马上」。任何一点犹豫,都将导致时间上的损耗。
高效率人士之所以能够掌握全局观,并且知道每个环节该做什么,知道可能的风险,除了先备知识外,更多的是源自个人的行动力。
一个人的行动速度愈快,就愈能知道在路上可能出现的风险与意外,这并不表示高效率,也就是低价值的结果,而是修正速度的快与慢。
从刚才的心态层面外,另一个使时间效率提升的方式,就来自于「刻意练习」,藉由反馈,意识到行为的调整,不断的执行与修正,这都是一种自我挑战的过程。
这也说明,执行力本身,是一个维度的基础,怎么思考更有效率的刻意练习,又是另一个维度。底层心态,将会决定这行为是否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