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部分有点长,所以分两天进行。强烈建议大家能读进去,或者哪一天当你自己手捧此书时,把这一部分(第106章,全书共122章)多看几遍。
可以说,这是全书最出彩的地方,也是菲利普摆脱第三个枷锁时的所思所想。
即使大家没有读过此书,看过我下文的前情介绍,也完全可以读懂本篇分享。
前情介绍:
菲利普在医学院读书期间,因为生活难以为继,经历了几天饥寒交迫的流浪生活,不得不暂时休学,受人帮助去了百货商店打工,这段日子他过得非常狼狈,便有意躲避那些以前常去的地方,躲避来往密切的朋友。
一天,他在路上偶遇了画家朋友劳森。他尴尬地拒绝了劳森邀他一起吃饭的好意,一瘸一拐地匆匆离开。忽然,劳森追上来喊着他的名字。他停下脚步,摆出了一副冷漠、僵硬的脸孔……
以下分享就从他俩的对话开始。文中提到两个人的名字。
海沃德:菲利普在海德堡学德语时的朋友,曾经非常要好。原型人物是毛姆在海德堡学德语时交往的好友,把自己处男之身交与的第一个同性朋友。
克朗肖:菲利普在巴黎学习画画时认识的一位诗人,年长菲利普,曾对菲利普有过精神层面的巨大影响。前一段时间刚刚去世。
下面请看分享内容。括号内容为我本人补充。
(1. 菲利普被告知惊人消息)
忽然,劳森追上来喊着他的名字。菲利普停下脚步,不由克制地又摆出一副冷漠、僵硬的脸孔。
“干吗?”
“我想你知道海沃德的事了,对吧?”
“我知道他去了开普敦。”(去参加战争)
“他死了,你知道吗? 刚到那儿不久就死了。”
菲利普一时沉默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这样?”
“唉,伤寒。真倒霉,是吧? 你可能不知道,我刚听说的时候,简直吓一跳。”
劳森说完,点点头,转身走开了。菲利普心头微微一颤。他还从没像这样失去过同龄的朋友。克朗肖比他大许多,他的死似乎是非常自然的事。
海沃德的死讯却让他莫名震惊。他想到早晚有一天自己也会离开人世。和所有人一样,菲利普也清楚人固有一死,可从没感觉死亡离得如此之近,甚至说不准哪天自己就会一命呜呼。
尽管他和海沃德的友情早已不似当初,但听闻他的死讯,心里还是伤恸不已。过去两人之间的愉快交谈还历历在目,可今后却再也没有机会能跟他说上一句话了。
他还记得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记得在海德堡共度的快乐时光。然而那段日子一去不返了,他的心也随之沉沉下垂。
他机械地迈着步子,不知要走到哪儿去。猛然间,他惊怒交集地意识到,自己竟走过秣市街,拐到沙夫茨伯里大道来了。他不想再掉头往回走,况且听到这个消息也无心继续读书了。只想静静地找个地方坐一坐,想一想。他决定去不列颠博物馆。孤独成了他现在唯一的奢侈享受。
到林恩百货工作以来,他时常到博物馆去,一个人坐在帕特农神庙的群像雕塑前,放空思想,让这些带着灵性的圣物抚慰他不安的灵魂。
可这天下午,神灵好似没有什么教诲要传达给他,过了几分钟,他心浮气躁地从展厅转了转,然后便离开了。
博物馆里人山人海……菲利普去了另一间展厅,那里几乎没有什么人。他的身子疲倦地滑到地上,神经紧紧绷着,没法不去想外面那群聒噪的游人。
…………
(2. 在博物馆受到墓碑的感召)
忽然,他似乎受到这神圣之地的感召,心里沉静了许多。他开始漫不经心地看着展厅里排成一排的墓碑。这是公元前四五世纪雅典石匠的作品,设计、雕刻均朴实无华,却被赋以雅典人独特的精致气息。
随着时间流逝,大理石的边角变得柔和圆润,被蚀成蜜色,让人无意间想起伊米托斯山的蜜蜂。有些墓碑刻成坐在沙滩上的裸体人像,有些描绘了死者与至亲好友离别的场景,还有一些则是将死之人紧紧地握着生者的手。
每尊墓碑上都有一段悲戚的悼词,也只有这样一段悲戚的悼词,寥寥几字,让人无限唏嘘。这是朋友之间、母子之间的生死离别啊! 这痛苦越是压抑克制反而越是心酸。
日月变换,斗转星移,转眼已经过去几个世纪。两千年来,那些在坟前垂泪的人已经同他们哀悼的对象一起化为尘土,空余悲伤弥留人世。
菲利普的心里涌起一阵哀怜,他喁喁感叹:
“可怜的人啊,可怜的人!”
他又想到那些张着大嘴、举着游客手册的人,还有那些刻薄、庸俗,挤在商场里的顾客。这些有着俗欲杂念的人也不过凡人而已,迟早都会死去。他们也在爱着,也要被迫和所爱之人撒手离别,儿子与母亲、妻子与丈夫; 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的生命丑陋黯淡,所以死亡才更富有悲剧色彩。他们所熟悉的事物中,没有一件可以为这个世界增添美感。
有一块墓碑异常美丽,石面上浅浅雕刻着两个并肩携手的年轻男人,细腻的线条、朴素的风格,让人觉得这石碑的雕塑者准是被这种真挚的情感深深打动。它是这世上的无上珍宝,不是为友谊而建,而是为庆祝这世上又多了一件珍贵不凡的宝物。菲利普看着这座丰碑,眼角湿润了。
(3. 追念和海沃德的亲密关系,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
他想起了海沃德。初次见面,他就立刻喜欢上了他,但后来,初见时的光辉形象一点点破灭,两人的友情也越来越淡,最终只剩下习惯和回忆将他们勉强束在一起。
这种经历可谓古怪之极: 一个连续数月朝夕相处的人,一个同你亲密无间、甚至令你不敢想象生命里没有他的人,竟会在忽然一天与你永别。
然而地球没有停止转动,一切依旧,曾经不可或缺的陪伴原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日子照常过下去,甚至不曾想念过他。
他记得早先在海德堡的那些日子,彼时的海沃德心怀志向,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可他的锐气被一点点挫去,最终一事无成,放任自己坦然接受了这失败的命运。
现在,他已经死去。他的死亡像他的生活一样毫无意义。窝窝囊囊地病死,算不上什么光彩的死因,他在人生的最后一步再次重重地跌倒,从生到死,一无是处。他白白活了一场,似乎从没在这世上存在过。
菲利普绝望地自问,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人生在世,所作所为皆是徒劳。就像克朗肖的一生,没有任何价值可言。尸骨未寒之际就已经为世人所遗忘。他的诗集被二手书商廉价出售,似乎除了成全一个咄咄逼人的记者写成一篇评论稿外,他的人生再没有任何价值。
菲利普内心呐喊道: “究竟为什么而活着?”
(4. 灵光一现,找到了生命意义的答案)
付出与回报如此不相称。年少时的灿烂希冀只落得破灭殆尽的下场。如果生命是一座天平,那么伤痛、顽疾与不幸已经把一端压得倾斜不平。究竟为什么而活?
菲利普想到自己的一生,他希望能成就一番大事,却遭受身体残疾的屡屡打击,便是在他最美好的青春岁月里也鲜见好友,总是形单影只。
他的选择似乎永远是最正确的那个,可倒头来竟混得最惨。那些优势未必赶得上他的人,功成名就;那些比他优势多得多的人,毫无建树。
说到底,这都是命运在作祟吧。好比从天而降的大雨,落在正直的人身上,也落在邪恶的人身上。这世上一切事情都没有道理可言。
想到克朗肖,菲利普就记起他给自己的那块波斯地毯。克朗肖说这里面隐含了关于人生意义的谜底。
忽然,这个谜底出现在菲利普眼前,他哑然失笑。它像一个让人苦苦思索的谜题,可一旦找到答案,就会纳闷自己当时为何会百思而不得其解。
(今天的分享完毕。克朗肖说这张波斯地毯里隐含了关于人生意义的谜底,这个谜底此刻就出现在菲利普眼前。那么答案是什么呢?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请看明天的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