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鱼哥在群里分享了一个商业观点:别人问的就是你的商机。
一位孕妇,怀孕期间在家休息,太无聊了,就读书解闷,每天读几小时,读完了很多书。生完孩子后,朋友们都觉得她进步特别大,不是说生个孩子傻三年的,你怎么生了孩子后却越来越有思想了。
她告诉她的朋友们,因为读了好多书,所以才会有变化。朋友们让她推荐书单,让她介绍好书。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同样的话对不同的人重复说,太浪费时间。于是她尝试把一些书整理起来,比如这十本书是关于商业的,这十本是关于育儿的,她对整理好的书做分享,讲十本书收300元。
她做的比较早,2017年时做讲书的人比较少,有很多人买她的课,这个课卖出了四五十万元。
另一位孕妇,怀孕期间专门看健康方面的书,坐完月子出来,身材比没生孩子前还要好。很多人就问她怎样才能恢复地这么快、这么好,因为生完孩子恢复身材是蛮难的一件事。
于是她做了一个商业,专门教人去配食谱,健康减肥,8个月的时间做了60几万的销售额。
鱼哥说她们不是特别厉害的人。
对的,在牛人眼里,她们不是特别厉害,但是和一般人比,她们的确厉害。
书,朋友圈里很多人都在读,包括我自己,但是能靠讲书卖课挣40万的,能有几个人?
健康,的确是热门的商业,身边的健身教练、健康师也是很多,但是8个月做到60几万的人,一个都没有。
你身边的人是什么样的,你就是什么样的。
所以,鱼哥会每年花几十万加入高层次社群;所以,猫叔说我们要通过持续见牛人来突破自己。
猫叔在《一年顶十年》里分享了自己见牛人的五个渠道:
(一)新媒体平台。我关注了很多牛人的微信公众号,我会给其中的一些人留言,有的真的会回复我,并且愿意和我沟通。
(二)社群、培训班。我参加了很多社群和培训班,在里面会遇到一些牛人,我会想办法结交他们。
(三)付费约见平台。比如,通过“在行”App付费约见,这个App上入驻了各行各业的牛人,我会通过搜索关键词查找到相关领域的牛人,并约见他们。
(四)他人引荐。比如,见牛人的时候,有些牛人会给我引荐其他牛人;再比如,有的朋友知道我要见牛人,也会给我介绍牛人。
(五)自身吸引。有了一定的名气之后,很多牛人会主动找我。
牛人是可以借力的,但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别人身上,自己也得有过硬的本领,如果能在某些方面给牛人提供价值,这种互惠互利的交往更长久。
写作没有效率
做事没有方向
决策缺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