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童年与人生
一、阅读下面2篇文章,自主完成文后2份“语文高效阅读单”,然后参照同龄人阅读单,修改、完善自己的阅读单。
歪儿
冯骥才
那个暑假,总是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
“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的玩法简单: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
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顾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尤其是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拉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
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寻石记
迟子建
我们童年所做的游戏,稍微有点新意的,也不外乎让一个小伙伴扮成白军,我们一伙红军四处去抓他。一抓总能抓得到,他不是藏在柴垛后面,就是躲在狗窝里。每次白军被垂头丧气地捉住的时候我都要想:白军真蠢啊,怪不得胜利的是红军呢!
这些游戏玩得腻了,有一天我们突发奇想,想砸家里的石头玩。听说石头能砸出火花,火花在白天看时不明显,须等到夜里来砸,才能把那火花看得真切和灿烂。
一般的人家都有一块大石头,是冬季用来腌酸菜的。夏季时,这石头闲在院子里,人们就把它当成板凳来使了。老人们坐在上面吸烟锅,女人坐在那里补衣裳。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终于有一个傍晚父母去邻居家串门了。我便与几个小伙伴砸家中的那块青石。它方头方脑的,大约有二十斤重吧,我们每砸一下,都要跳起来为着迸射出来的银白色的火花而欢呼一番,直到它被砸碎为止。
次日清晨,我被母亲给从被窝中揪出来。她呵斥我:“你给我去找个一模一样的石头回来,要不我就剁掉你的贱手!”那石头我们家年复一年地用着,成了我们的老熟人了,它的破碎自然要让母亲大发雷霆的。
我就不信我找不到一块石头,那样我不就跟白军一样愚蠢了么!我穿上衣服冲出家门,朝河岸走去,我印象中水里有大石头。刚到河畔,就见邻村的打鱼人在收网,他问我一个小孩子这么早出来干什么?我如实说了,他就告诉我说,河里的石头动不得,石头底下藏着龙,我要是搬了石头,龙就会伸出尖爪子把我钩住。
我想河里的石头动不得,山上峭壁旁的石头应该能让人动的。我朝山上走去。到了那里时,正碰上同村的赤脚医生在采药材。他问我一个小女孩走这么远的路,来这里干什么?我说要搬一块石头回家。他就笑着对我说,峭壁旁的石头动不得,它们是山神胸脯上的一块块肌肉,你动一块,等于在山神身上割了一块肉。
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母亲根本就不相信她清晨时的一句气话竟然使我独自出去寻石头,更不相信我听到的这些传说。她嗔怪我说:“我看你不用出去找石头了,你自己就是一块石头!”
我真的是石头么?如果是,我可不想做家中的那块石头。我要做山上的石头听风雨,要做水底的石头亲吻鱼。
语文高效阅读单
学员姓名: 学校: 年级: 等第:
题目(作者):歪儿(冯骥才)
概括中心:
(含主要
写作手法)
字词音:
摘句:
赏析:
仿写:
我的感悟:
语文高效阅读单
学员姓名: 学校: 年级: 等第:
题目(作者):寻石记(迟子建)
概括中心:
(含主要
写作手法)
字词音:
摘句:
赏析:
仿写:
我的感悟:
二、整体把握上面2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以“童年的特征和作用”为关键词,自主完成概念图,然后参照同龄人概念图,修改、完善自己的概念图。
附录一:
3.语文高效阅读单
学员姓名:罗x娜 学校:北京15中 年级:七 等第:A
题目(作者):歪儿(冯骥才)
概括中心:(含主要写作手法)本文记叙了“我”和小伙伴之间的友情,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把“我”的迅猛威风与歪儿的疲于老命作对比;当有一天,歪儿痛哭,不再来玩游戏了,使我们的游戏道具变了,乐趣少了,而歪儿却小心翼翼地提供铁罐,这使“我”十分内疚。当歪儿再次加入时,我们便一起帮助他,小伙伴们一起收获了美好的友情,表达了作者对关爱人、尊重人的呼唤。
字词音:
léi·zhui qiǎn yàngyàng
累赘 谴责 怏怏无奈
摘句:
1.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拉他胳膊回家。
2.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赏析:
1.极力渲染“我”在游戏中的迅猛威风,一是与歪儿的疲于奔命形成对比,突出了“我”和伙伴们对歪儿的欺负;二是为下文写我们对歪儿态度的转变做铺垫。“天天”写出歪儿玩游戏吃亏次数多,“终于有一天”,写了歪儿受委屈后的爆发,为下文我们心里的内疚埋下伏笔。他妈妈“跑”“叫”“骂”“拉”等动作描写,从侧面写出了歪儿受到的委屈之深,使我们感到做错了事,表达了内心的不安。
2.抓住一霎那的神态描写、细节描写,写出了歪儿那美丽动人的眼睛。“竟然”表明意想不到,之前从未见到,与以前常见的“小眼睛”作对比。有了这样的发现,就自然引出下文每个人都被“点亮”的道理。
仿写:
我忽然见她因为激动而胸脯起伏,那双漂亮的大眼睛浸满了如水的柔情,目光紧张兴奋,像北斗星一样闪亮。原来她也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
我的感悟:
伙伴们的体贴与帮助,让歪儿不仅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还体验到了友情、关爱和尊重带来的温暖,这使他的心灵充满了阳光,从而点亮了他的眼睛。在我看来,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去尊重,每个人都有缺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好的一面,去点亮充斥着友好的眼睛。不要等到失去才开始怀念。世界是美好的,心存美好,看什么都美好!
4.语文高效阅读单
学员姓名:庄x涵 学校: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 年级:七 等第:A
题目(作者):寻石记(迟子建)
概括中心:(含主要写作手法)文章记叙了“我”突发奇想砸石头,直到它被砸碎为止。母亲很生气,说气话让我去寻一块一模一样的石头,我去河里找,但被打鱼人吓唬搬不得;我去山里搬石头,但被医生吓唬动不得。我回了家,被母亲嗔怪自己是石头。作者巧妙地采用了比喻的写法,喻“我”不愿意做那块死板的石头,而是立下壮志,表达了我对未来美好的期望。
字词音:
duò chì chǔn chēn
柴垛 呵斥 愚蠢 嗔怪
摘句:
1.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2.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3.我真的是石头么?如果是,我可不想做家中的那块石头。我要做山上的石头听风雨,要做水底的石头亲吻鱼。
赏析:
1.鸡“叽叽咯咯”地叫着,运用拟声词,使读者如闻其声,语言生动;石头好像它下的“蛋”,富于想象力。它们都写出了儿童特有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充满童趣。
2.天真的人总有奇思妙想,居然相信石头的传说,并且还推理说自己也不蠢,“理直气壮”回家了,充满童真。
3.无知者无畏。小女孩在经历了家里砸石头及听到两个石头的传说后,幼稚的心灵里立下壮志,希望做一个不怕风雨、有追求的人,让生活更有意义。
仿写:
我真的是鸟儿么?如果是,我可不想做家中的那只金丝雀,我要做蓝天里的自由鸟看世界。
我的感悟:
“我”不甘愿呆在家中,做那块死板、作用小的石头,我想做块自由的石头,这正体现了孩童的那抹天真,总想干大事,这种不添任何粉末修饰的想法令人心情愉快。童年的扁舟虽然驰远了,但梦想还在,希望还在,童年的那段经历仍然是青年期不断向前的铿锵动力,烛照未来。
附录二:童年的特征和作用
摘自《简单语文》 作者:郭利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