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化学家斯坦利·惠廷厄姆(Stanley Whittingham)、约翰·古德伊纳夫(John Goodenough)及日本化学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领域做出的贡献。
诺贝尔委员会表示:
锂离子电池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从手机到笔记本电脑和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无处不在。
手机、相机、电脑,我们身边熟悉的物品之所以是现在体积小,能量密度大,可再充电等等特点的模样,都离不开锂电池的功劳。
要是没有他们仨,我们的手机连门都出不了。所以,当我们轻松不费劲地拿起手机的时候,要记得感谢上面三位科学家。
而关于手机锂离子电池,大家伙一定还被不少谣言欺骗过,这次同步君找到了坊间关于锂离子电池广为谣传的流言,为大家一一作出辟谣,请朋友们拿出纸笔做好笔记!
谣言一:手机要先耗完电再充电?
如果说中国手机市场上流传时间最广的手机保养秘诀,首次充电 12 小时可能是流传时间最广的一条了。
事实上这条流言的诞生是有特定的历史背景的:此类充电准则,只对能产生记忆效应的镍镉电池、老化的镍氢电池适用。
而对于现在采用锂离子电池的新型手机,情况正好相反,锂离子电池周期性充电效果比耗尽电量后再充电效果更好。
谣言二:整夜充电会加剧电池的损耗?
这个说辞可能在年纪稍长的人群中听到的比较多,比如我妈。
我就是那种经常睡前手机充电的人,但是我妈看到了就一定会过来把电给拔了,说这样才安全。
然而目前的智能手机基本上都配备有非常严格的电池保护系统,电池在充满电之后手机会自动开启断电保护,自动停止充电。
只有在手机电量低于某个额定电压或者重新插拔充电线的前提下才会开始继续充电,而在待机或者关机的前提下电量消耗的相对比较慢,因此整晚充电的问题不大。
谣言三:充电玩手机会减少其使用寿命?
都说边充电边玩手机会伤害手机,这个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绝大多数手机在充电时使用手机的电能都是直接从充电器那边过来的,和电池本身并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充电时使用手机对电池的损耗很小;
但是手机在充电时由于能量转化方式的问题,会有一部分电能损耗以热能的形式辐射出来。而损耗的那一部分能量,就变成了热量,导致了手机温度升高,如果散热不利,那么就会烫手。
对于锂电池来说,高温才是导致损害电池寿命的元凶,甚至还会带来一定的危险。
所以在充电过程中运行重度软件或者是玩大型游戏,一旦发现手机温度出现烫的异常,不管是出于安全,还是对电池寿命的保护,建议尽快做降温处理:
比如说关机,比如说马上停止充电,比如用湿纸巾擦拭机身背板辅助降温。
保养电池的最佳办法:
谣言退散,接下来我们讲点真正有用的技巧。而这个技巧只需记住一点:到手就用,没电就充。
只要注意配件的安全和异常发热情况,一般不会出问题。
至于电池损耗嘛......
人每走一步都会损耗 0.6 秒的生命,难道我们就停止不动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