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今天报到了几个新来的社招人员,有北大、清华、政法还有一个没有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的,在外国注册建筑师事务所工作几年,然后毅然回国,考取了我单位的事业编制人员,经人事部门的介绍,我确实是大吃了一惊,现在“考编”进体制内已经火成这样了吗?
上半年的时候,听好几个单位自豪地内卷,“我们单位城管招收进了一名北大的博士后”“我们单位社保岗位进了一名政法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我们单位协管员来了一名香港大学毕业的”……这响当当大学名字,金闪闪的学历背景,让人恍惚这是进了什么大型国企或者是世界几百强企业,其实就是街乡镇的公务员或事业编岗位,甚至还不是编制人员。
刚刚结束的国考报名,又带动了一圈“考编”热。据说是10年来最多的一年报名人数有250万人之众,有一个岗位的竞争比竟然是5800:1,来自青海省税务局某县的一个岗位,资格审查于11月5日18时结束,据官媒报到共有259.77万人通过资格审查,这与录用计划数之比为70:1。
这些“考编”抢“金饭碗”的人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年轻人抢着“考编”的原因是什么呢?
1.稳当。疫情之下,一些领域和行业的发展收到一定的冲击,经济效益不如从前是普遍现象,甚至很多企业发不出工资、减员的事情时有发生,编制体制内的同志就稳稳当当,只要没有违纪违法问题,不触及工作和党纪条规的底线,不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工作安稳,生活就会安稳,家庭就会稳定。
2.体制改革。经过这些年的体制机制改革,机构优化、人员晋升、福利待遇等环节,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机关单位的活力和生命力,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了用武之地。
3.自我关怀。更多的毕业生或进入社会的年轻人,看到或经历了就业和竞争的压力,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996”工作时间,没日没夜on call,35岁就要职场“临终关怀”……状态,让很多年轻人身体透支,健康状态下滑,生活没有幸福感,拿命博出来的高工资,没了获得的乐趣。
4.其他。比如老话“朝中有人好说话”,“民不与官斗”,人们对于进编制内与生俱来的向往。比如社交圈的不断累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认识人多了好办事,“就医就学”的很多问题,有的单位都可以帮忙解决。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不一一而道。
作为公务员的我,想告诉那些想进来或者要进来的年轻朋友,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敬畏他,爱戴他,多付出,牢记本心,恪守初心,多为老百姓干实事干好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