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谋划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指出“要大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更多支柱产业”。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必须坚持在实体经济的沃土上深耕细作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以高质量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实体经济,坚持以制造业为基础,增强主导产业优势。在产业结构中,主导产业处于主体地位,综合效益高,与其他产业相关性高,带动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具有更大的增长潜力。坚持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工程,使主导产业做优做强。只有拉长主导产业的长板,实现优势叠加,才能在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更加稳健地奔跑。
深化实体经济,坚持创新为要,支持勇于创新的龙头企业。创新意味着发展,创新意味着未来。实体经济,特别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必须牢牢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聚焦勇于创新的龙头企业,加强科研政策支持,瞄准尖端技术、问题和行业未来发展方向。要抢先布局,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建设智慧工厂,开发智慧产品,升级智能服务,培育“智慧”打造新品牌。
深化实体经济,坚持协同发力,打造引领未来的产业集群。构建现代经济体系,要以实体经济为中心,解决资本投资实体经济动力不足的问题,推动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紧盯新兴产业,让产业和资本在充分融合中找到最好的力量。引导金融资本聚焦源头、聚焦主业、回归实体,使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健康发展。
深化实体经济,坚持智力驱动,激活积聚动能的活力源泉。启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先进制造业赋能,需要突出以才兴产、以产聚才,充分发挥知识溢出效益,打造独特的产业人才高地。聚焦“高精尖缺”人才需求,建设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和海外创业人才服务站;实施工匠建设计划,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技能大师;深化校企合作,加快人才产学研一体化。
越是困难的时代,越要有信心。只有继续把握发展优势,不断深化实体经济,创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完善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高全产业链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实现新突破,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