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寿命系于两个字之间----呼吸。
一呼一吸,吐故纳新,新陈代谢,方始为生命健康存在的迹象。
从呱呱坠地开始的第一声啼哭,就是脱离了养育10个月的母体,第一次自己直接吸入天地之气,然后受惊之后大声啼哭。
到风烛残年、弥留之际,吐出最后一口气,停止吸入,就算为生命画了一个句号。
呼吸是人生活不可须臾分离的,一旦呼吸遇到障碍,身体就真的麻烦了。
问题是,大多数人往往把顺畅呼吸当做自然而然的事情。许多人在养生锻炼的时候,也没有意识到正确呼吸的重要性。
正确的呼吸,应该是绵而细长,深厚宁静。小时候,开始练武术的时候,老师要求必须学会调息,就是调整呼吸。但是,因为年龄小,没有理会。往往由着性子来,一套把式练下来,大汗淋漓,图个痛快。也知道好身手在练完后,应该是面不改色、呼吸均匀。可是,没有耐心练下去。
后来,看见练气功,也是首先要求调息。可是由于静不下来,也就没有悟到调息的重要性。
每每在体育锻炼的时候,也往往是坚持有氧锻炼,由于不知道同时要把握正确呼吸的技巧,我感觉自己身体锻炼事倍功半。比如,有时大汗淋漓,大口吐气,运动量过了让身体有时岔气,影响休息。
在国外学习的时候,班上有位同学Mahandron King,是位印度人。Mahandron 50岁,是印度瑜伽硕士,练了10年。
在班级组织活动的时候,Mahandron的瑜伽表演就成了不可缺少的必备节目。在观察Mahandron大开大合的动态瑜伽的时候,我观察到在做这些动作时,他的呼吸调整的非常均匀。有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有吐气,但不是憋气后的急速狂吐;动作之间,有短暂的间歇,又连贯在一起。
当时,我一下子想起了北宋苏轼兄弟之间谈论练习瑜伽和吐纳呼吸的轶事。在一封苏辙给苏东坡的信中,详细叙述了练习瑜伽中呼吸方法的讨论。瑜伽的呼吸在呼与吸之间加上了一个停顿,非常重要。也就是一呼之后,不是立即吐出,而是一个停顿间歇之后,再缓缓呼出。
前段时间,在进行体操锻炼的时候,我尝试进行呼吸锻炼。就是不再追求动作的力度和刚猛,而是追求到位、缓进,同时把呼吸调匀。终于让自己体会到了呼吸绵软深长的感觉,在体操开始和完成阶段,都加上了一段呼吸调整。一段时间坚持下来,自己感觉好像到了一种身心俱佳的境界。
慢慢在练习中体会到了深度呼吸的妙处。用腹式深度呼吸,一呼一吸,似乎全身器官都在参与。在静谧中,初步体会到深度呼吸的美妙。
一位禅师说过,生命就是呼吸。
一呼一吸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事,可是年近奔五我方才有所悟到如何呼吸更好一些。围绕生活和工作周围,又有多少美好的的事物被我们所忽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