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是青女、素娥走秀竞美的T台

                                  ——李商隐《霜月》

莎士比亚在《鲁克丽丝受辱记》(The Rape of Lucrece)中这样写鲁克丽丝的美貌:

Their silent war of lilies and of roses,

Which Tarquin view'd in her fair face's field,

翻译过来就是:玫瑰和百合的兵丁,在她的脸上进行看无声的战争。

用大白话无非就是说鲁克丽丝的脸,红里透白,白里透红。

一个好的比喻就像一粒宝石,让一首作品熠熠生辉。

李商隐诗中也有一个比喻,与莎士比亚的这个比喻非常类似,正如钱钟书所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

李商隐的诗如下:

                          霜          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时时传来雁阵惊寒之声。在月白霜清的夜晚,高楼独倚,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澄澈空明。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以月华澄明,反衬天穹高迥。

仅仅如此,也还是凡庸之句,唐诗中比比皆是。但下两句中比喻的运用,让整首诗清幽空灵,超凡入圣:“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青女,霜神。素娥,嫦娥。

这两位女神,谁也不服气谁,以夜晚为T台,竞美争艳呢!

用通俗的话说,这天晚上,月光洁,霜寒白,它们在比谁更白,更漂亮。

诗人用他的生花妙笔,描绘了一幅霜月交辉图,这幅图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

一百多年后,一个叫石曼卿的诗人反其意而行之,写出了如下的句子:“素娥青女原无匹,霜月亭亭各自愁。”

青女、素娥,这两位单身怨女,在这寒冷的夜晚,各自面色煞白,等待着自己的白马王子呢?

李商隐那句妙,石曼卿这句也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