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来,总会听到身边的一些朋友或是学生们抱怨,为什么我已经很努力了,老板/老师还是会批评我,脸上通常都是很不服气的表情。
其实大多数人,都会遭遇过这类问题吧,自己兴冲冲的干了一件事,觉得自己克服了很多困难,很了不起,到头来,可能会被人批的一文不值,犹如一盆冷水浇了下来。有些人可能会因此和人争辩,有些人可能会心里觉得委屈,有些人可能干脆丧失了做这件事的兴趣。
我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印象最深的有两次。一次是刚老师教高一,第二年被其他老师换下,在楼道里遇到原来班上的学生,有个学生会说我们新老师比您教的好多了,难怪您上不了高三。当时心里真是好委屈,我当时非常努力,经常在学校备课到8点,所以觉得学生好不知道感恩。另一件事,是有次写了篇字,兴致勃勃发到朋友圈,求表扬,大多数朋友都称赞,却有人说不好看,不如他,虽不是一盆凉水,但心里总归是不舒服。
可是,如果我们能不受个人情绪的影响,站到旁边者的角度,客观的来评价,他们说错了吗?(没有)他们是恶意打击你吗?(不是)他们只是就事论事,说出了一个客观事实。当我十年教龄,再回过头去看我当年的课时,确实很不成熟,没有系统性,知识内在的联系没有讲出来,就是不如那些老教师,学生想高考取得好成绩,乐意有一个好老师教学,无可厚非。我的字当时确实不好看,虽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谈不上好看,也确实没有批评我的人好看。
当我能够心平气和,客观的看待这些批评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的进步方向在哪了,继续努力钻研教学,继续努力练字。在我5年教龄的时候,有学生和我说,老师是不是教了10年书了,我说我有那么老嘛(因为脸小,通常都会认为我是新老师),他说,我觉得您教学特别有老教师的风范。当我教龄7年的时候,会有学生说,老师你教学水平和实验中学老师差不多。如今我还是觉得我的字不好看,但是却有了更多的人说我的字好看(主要是板书)。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看不到你的努力,只会看到结果,但是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不是别人看不到,我们就不努力,别人批判,我们就委屈。我的原则是,如果属于我的工作,我的责任,必须做好的,别人只要批评的对,那就虚心接受,继续努力,总有一天会厚积薄发。如果属于自己的爱好,但是想做的特别完美的,那么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会让自己提高的更快。如果只是爱好,陶冶情操,那么别人的批评可以选择性忽略,自己高兴就好。
当然,从另外一面,换位思考。当作为领导者,需要严格要求时,标准就不能降低。但是作为朋友,我们对周围人多一些善意,多一些鼓励,适时的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也许会更招人喜欢✪ω✪。
很幸运,我身边既有能指出我问题的朋友,也有会给我鼓励的朋友,让我这些年成长了不少,感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