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教育部发布公告,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今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依然艰巨。
2020届的毕业生,面对着新冠疫情的影响,就业形势异常艰难。2021届的毕业生又面对这909万同龄人竞争压力,两年的就业压力堆积,就业难度超乎想象。2021届毕业生将直面竞争的压力、自我的迷茫、前途的困惑和自我的重新定位。
职场君当年面对的才是700多万的毕业生,但依然耗费了很长一段时间解决就业问题。今日,怀揣着助人为乐的心态,聊一聊应届生,应该如何找到一个好工作。
你思考了吗?
学而不思则罔。
说实话,时代发展很迅速,一不留神就跟不上时代发展。而思考,能让一个人重新理清思路,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找出一个线头。2021年的你,要思考5个问题:
1.Destination—我要去哪里?
2.Location—我在哪里?
3.Condition—我有什么能力、资质、技能?
4.Weakness—我的差距在哪里?
5.Plan—我要怎么做?
D-L-C-W-P,涵盖了目标、定位、条件、距离、计划等诸多方面。
只要在这几个关键问题点上加以细化思考和深度总结,做好SWOT分析(S -strengths是优势、W -weaknesses是劣势,O -opportunities是机会、T -threats是威胁),而后,把自身因素和社会条件做到最大程度的契合,对实施过程加以控制,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知晓趋利避害,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具有实际意义。
做好个人职业定位
只有在了解自己和职业的基础上才能够给自己做准确定位。
很多人就是因为对于自己的定位不清晰,就导致自己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偏,最后,一事无成。所以,做好职业定位,异常重要,对于整个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
D-A-T-A思考法
1.Desires(欲望):(做事的能力)在此人生阶段你究竟要什么?
2.Ability (能力): 你擅长什么?(一般技术以及特别技术)
3.Temperament(气性格特质):你是什么类型的人?在何种情况下有最佳表现?
4.Assets(资产):(有形与无形)你有什么比别人占优势的地方?
每个人群都需要定位,其目的是保证自己持续地发展。但是各个群体定位的重点不同:定位重点在于清楚自己有什么。
过高或者过低估价自己,过于看重自己的文凭,或者看重自己的成绩,有的过于低估自己身上的潜质,都会导致个人发展方向出现偏差。既需要认真地分析自己,又需要多了解社会需求,以求定位准确。
找工作,做好自我认知
找工作,就像谈恋爱,一定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而知己知彼,首在知己。
1.了解自己。包括但不限于自己的知识、技能、性格、爱好以及身体状况等。你必须先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一定得知道自己能做那方面的工作,不适合做哪方面的工作。找工作不能眼高手低,明明自己没有能力做的工作却偏要做,那结果一定是被拒之门外的。
2.了解你所选择的职业和行业。了解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和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可以向亲朋好友中做过相关工作的人了解有关情况,也可以向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其他人请教。在交谈中, 你总会有意外收获。
3.自我推荐。推荐就是进行自我销售。求职就是寻找和得到工作的过程,通常包括获得用人的信息、争取面试、谈话、签约等环节。找工作就像推销商品一样,要让顾客买你的产品,你必须告诉对方,你的商品质量如何的高,价格怎样公道,才能吸引人们来买这种商品。同样,找工作时也要围绕着“我真正有能力做好这份工作,而我提出的要求也是十分合理的”这样一个中心来展开。
4.资源的运用。每个人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总会融入到一个一个的体系当中。同理,在就业的过程中也是,充分借助自己身边的资源:亲友、老师、同学、朋友等社会资源,真正地实现资源为我所用。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拥有足够的社会经历和职场理解力,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听一下他们的建议,大有裨益。
2015年冬,笔者参加集团总部组织的培训班。集团内部一位资深HR曾在培训期间,向我们教授了一句我至今仍记忆犹新的话,现在思来, 依然感觉醍醐灌顶,耳目一新。借此机会,给诸位职场小白分享一下: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名师指路,不如贵人相助。
话语很简单,内容确很丰富。
职场君毕业已多年。可是,每当毕业季来临时,总让人怀念当年意气风发、豪情壮志的自己。做一些人生和职业生涯分享,帮助后来者撑就一点小成功,庶己无愧于良知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