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家里下载了一部电影,看了15分钟觉得内容很渣,看不下去,你通常会毫不犹豫的关掉播放器,然后删掉影片文件。
假如你花50元钱买票进电影院同样看这部电影,15分钟之后你就发现这部电影拍得太烂,无聊透顶,周围的人不是打呼噜就是在二人世界。你是马上起身就走,还是坚持把烂片看完呢?
如果你的想法是,既然已经来了,50元钱也已经花了,那就看完吧。
那么恭喜你,沉没成本效应在你身体发挥了作用。
沉没成本,是指你后来的举动无法挽回的那部分成本。
所谓的沉没成本效应,简单说就是为了避免已经发生的损失带来的负面情绪而沉溺于过去的付出中,选择了非理性的行为方式。
比如上面买电影票的50元就是沉没成本,因为你摆脱不了它的影响,额外又付出了一个半小时的代价。
02
从心理认知角度分析,产生沉没成本效应的原因很多。
一是人们存在自我申辩的倾向或说是为了顾及面子,不愿承认自己以往的决策失误,因而总是希望与先前的选择保持一致。
二是损失憎恶心理的存在,由于过去产生了损失,人们会产生尽快弥补损失的强烈动机,这种动机会导致风险寻求。
沉没成本效应反映的是一种避免浪费的愿望。尽管其背后由不同的动机和心理过程所驱使,却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顾及过去的成本和收益,从而影响其后的决策。
03
沉没成本效应在股市里最常见的应用就是补仓。
很多人买股票不会一上来就全仓,而是先小仓位买入,发现被套以后,就开始连续补仓,越补越大,最后把所有的钱都买了进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因为急红了眼,还从其他渠道把钱转过来补仓,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最开始那一小部分被套住的仓位。
但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后视镜里不可能看到前面的路。
补仓的理由决不能是舍不得之前的成本。其实坚决看好一只股票,只因市场暂时的不理性情绪而导致的错误定价,补仓才是正确的。
04
如何不掉入沉没成本效应的陷阱?
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做大概率确定性的投资决策,因为从你买入的那一刻,就决定了你的输赢。要坚信,支撑股价的根本是企业的基本面,是企业的估值。在适当的时点以合理或低估的价格,买入优质筹码,才不会让你时刻担心成本的沉没。
做决策,不要只盯着资金成本,要看到全部的成本。货币成本只是你放弃的东西里面的一部分。比起可以货币化的显性成本,时间、精力、质量这种往往容易被忽略的非货币化的隐性成本,可能才是影响你决策质量的关键节点。比如上面的看电影,50元钱事小,浪费的时间才是大。
我们一定是向前(未来)看,而不是向后(过去)看。不要企图通过让“事情继续下去”的方式来挽回沉没成本。当企业的基本面已坏,果断止损是唯一正确之道。
所谓的富人思维,并不是不出错,而是敢于承认自己是无知的,愿意、甚至追求被别人证明说“我错了”,并当机立断,采取行动。之前为一件事花进去的时间、精力、金钱,都是沉没掉的,不应该影响你当下这一步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