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
昨天晚餐后,皮蛋先生说:“我在看这个钓鱼直播,好过瘾的,就像两个武林高手在过招。”我不语,我不认同这样的行为,但我愿意接纳这种行为的存在。
我忙完了家务,我说:“今天要做核酸,我们去做核酸吧。”皮蛋先生说:“你带孩子去做吧,我想看这个直播,这个点排队人最多的时候。”我站在阳台上想了想,算了,不做了。
不一会儿,皮蛋先生问起:“你怎么还没去做核酸?”我说:“今天不做了,明天再做吧。”接着,我就去忙洗漱。
晚上九点半左右,我对他说:“你带孩子去洗澡吧。”他回答说:“我想看完这个直播,你带孩子去洗吧。”他看我不语,继续说:“别每天让我带孩子去洗,你今天带孩子去洗。”我依旧不语,拿着桌上的书翻看了起来。
二、感受和想法
我并没有心思在看书,我在体验自己的情绪。我觉察到了内心负面情绪,是生气和无助,似乎是一种习得性无助。一种不值得的想法油然而起,这种感觉似乎经常困扰着我。
自己这几年自己的时间太少了,整天忙家务、忙孩子,忙自己,自我提升的时间常常需要压缩睡眠时间,我很渴望拥有自己独处的时间,用来学习,哪怕是用来睡觉,可是这个需求感觉好奢侈。然而,皮蛋先生每天上个可上可不上的班,回到家就做个甩手掌柜。他有大把的时间去散步、去看手机。在这种状态下,我感觉自己为家庭的付出特别不值得。所以,我讨厌听到家里人说“你没事的时候,就帮我做***事情”、“你有空就****”或“反正你没什么事情”。
我还想起了两几天,送完孩子上学回家的路上,皮蛋先生说:“你今天帮我刷一下鞋子呗。”我听到这句话就不开心了,皮蛋先生反复说,我也当做耳旁风。
三、觉察、自我疏导
这种“不值得”感反复困扰着我,我突然想到会不会而是我内心小孩被激发了。我想,小时候的我在讨好父母、渴望被父母看见和认同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过这种感觉。父母的是不是依旧看不到我的付出,我是不是依旧得不到父母的认同,是不是在那个时候,我也是在想,自己的付出是不值得的。
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落泪了,这表示真如觉察如此吗?
我闭上眼睛,对自己说:“我看见自己在寻求不被看见的感觉,我全然接受,并放下对他的需要。”
我问自己:“你可以欢迎它吗?”我答:“我不欢迎。”
我又问自己:“你愿意允许他的存在吗?”我答:“我允许它存在”
四、反思:生气,是因为需求不被满足
1、期望:求关注、求认同
我曾经以为我期望自己能得到更多的分担,这件事忽然让我觉察到,我更期望自己的付出被看见、被认可。如果皮蛋先生能看见我的付出,并说几句暖心窝的话,我可能会开开心心地做这件事情。
我觉察到我陷入了牺牲者心态中,因为我没有感受到皮蛋先生看见了我的付出,我就认为自己的付出不值得,我在为家庭牺牲自己。
2、行动:接纳期望、课题分离、感谢
求关注、求认同的期望,是我童年时期就没有被满足的期望,他一直存在于我的内心,并非是婚后这两年才有的。所以,我该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接纳它、感受它。
并不是皮蛋先生让我有了负面情绪,而是因为我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要做课题分离,我的需求该由我自己满足,皮蛋先生没有义务满足我的需要。
皮蛋先生帮我看见自己的需要,所以,我要感谢他。
五、后记
伴侣对我做的事情对我都有利,可以让我成长。
当我体验自己的情绪的时候,根本没有心理空间去和自己的情绪抗争。
千万别和自己的情绪抗争,而是好好利用情绪,提升自己的内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