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要说的是电影《滚滚红尘》,是从作家三毛以张爱玲和胡兰成为蓝本的同名剧本《滚滚红尘》改编而来的,主演是林青霞和秦汉,角色名叫沈韶华和章能才。
有多少感动不知道,但想说一说里面的几对爱情。
先说韶华的朋友月凤和她男朋友,那是一个满心追求进步,街头演话剧,搞秘密活动,生活中却呆头呆脑的“救国”青年,月凤跟着去了革命圣地,又随着去参加秘密会议,最终双双暴死在军警残酷地镇压下。
接着说韶华小说里的主人翁玉兰和春望,玉兰大字不识一个,被卖到有钱人家没多久就被老爷玷污了,怀了孩子为太太所不容,受尽欺负。一天,意外碰到戏班子杂耍的春望在院子里光着脊梁在擦澡,俩人都羞得不得了,一来二去也熟了。战火纷飞里,春望下定决心要带玉兰远走高飞,玉兰告诉了春望实情,春望顿时觉得天昏地暗,坐了下去,玉兰以为春望接受不了自己再次向外冲去……最终,春望还是把玉兰接回老家由自己的娘亲照顾,自己参军打仗去了,可惜,再也没有回来。玉兰想要自尽,被一个同村小伙救了,也就跟了他,俩人后来有了一个孩子。
再说韶华的父亲和母亲,从能才那里我们得知韶华的母亲接受西式教育喜欢上了一个留学生,却被迫接受传统婚姻并完婚,但和丈夫并没有什么感情,忧郁成疾,三十多岁便去世了。韶华喜欢上一个同学,父亲却瞧不上,还因为把自己情感不顺都怪已故的妻子,顺带把怒气撒向了女儿,总之把她关在阁楼里,不允许俩人见面,韶华还因此割腕自杀。再次见面时,曾经的初恋情人身边多了妻子和孩子,韶华还高兴地跑去打招呼。
然后是韶华供稿的出版社,摞满了高高低低书稿杂志的两间窄窄的屋子里,丈夫憨厚老实只知道钻到书稿里,妻子精明能干,孩子活泼可爱,日子虽不是特别滋润但也还过得去,主要是那个屋子,真是充满了那个时代的气息。
还有一对是地 下 党家庭,几次失手,后来丈夫被日伪抓走,不幸牺牲。
最后当然是主角沈韶华和章能才了。能才让司机给韶华送了封信,亲自找去时韶华仅仅把它当做普通信件随手放到一边压根没看,在能才上楼间隙才抓紧时间看了一遍,顿时对一手好字充满了好感。
在房东太太的客厅里,俩人拘谨地有了首次对话。韶华一反常态,接受能才下次再来的请求。
在高级餐厅用餐时,能才盯着韶华的披肩看,说很漂亮,韶华即刻起身去洗手间把披肩取了下来。回来了,能才说,“正好你没有披肩,我没有灵魂。我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是没有将来的。”
抗战结束了,能才因在日伪处工作过,不得已躲到了乡下,俩人分别的日子即将来临,就出现了电影高潮的情景,俩人醉生梦死般在阳台不知疲倦地跳着舞。
能才走后,一帮人还是找到了韶华的住处,把韶华屋子里值钱的东西搬地干干净净,韶华和朋友月凤还被人打伤了。
后来韶华找到了乡下,却发现能才和房东太太关系密切,要强的韶华选择了离开,不过临走的时候,还是把最新书稿的稿费给了能才。
再次见面时,能才落魄极了,韶华正和苦苦追求她的一个倒卖商品的老板在高级餐厅用餐,那个年代,物价飞涨,流通货币大肆贬值,人人惶恐不安。能才刚一开口,说自己还活着,韶华终于爆发,向能才哭诉月凤的死,自己的艰辛,问他那个时候他在哪里……俩人正吵的时候,军警又开始盘查,能才隔着人群,用口型对着韶华一遍遍地说“我爱你”,而这时,那个埋怨能才不救自己丈夫的邻居出现在韶华面前,并且发现了不远处的能才。先是高喊能才是汉奸,但军警忙着其他事,就没搭理她。一计不成,那人又高喊能才是gd分子,这一下不得了,所有人都认真起来了,韶华就不顾自己形象,装泼妇,和那个人当街打了起来,终于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成功掩护能才脱险。
后来,韶华把余老板给自己的船票给了能才,被人群挤着再也出不来的能才才明白韶华只有一张票,本来她是可以走的,却把机会让给了自己……
一直等着韶华迟迟没有登船的余老板,当在船上再次发现韶华时,也义无反顾地跳下了好不容易登上的船,选择和韶华一起留下来。还说,抗战的时候咱都熬过来了,自己人还没有活路吗?
40年后,能才回来大陆,地方帮忙找到了韶华的信息。最后一幕场景是能才在雪地里走啊走,一直走,配着话外音,我以为她会老,会死,没想到在另一场运 动中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