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

一、人类的新议题

1、全书导读

您好,本周我将为大家解读《未来简史》,站在人类学家的未来视角,共同探索科技与人文交织中,未来有限与无限的可能,预测人类历史的走向,推论你与我这样的个体,可以怎样抵挡未来的风暴,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一位生于1976年的以色列青年怪才、最为国际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他是牛津大学的历史学博士,如今已经成为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历史系教授,一本《人类简史》轰动了整个世界。在《人类简史》中,他试图回答,人类是如何从一种寻常的动物,一步步走上生物链顶端,未来又将走向何处。

而在《未来简史》中,他预测人类的走向:将会是某种坠落甚至灭亡。和伟大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常在讲座中探讨的那样,人类会因为人工智能、人类冲突或外星文明,而在100年内灭亡吗?尤瓦尔没有那么悲观,他站在一种更近未来的角度,去预测人类命运的现实走向。

接下来的四天里,我将为你解读《未来简史》这本书的精华,了解人类的理想是什么,人类最宝贵的能力是什么,科技和宗教将怎样影响人类的发展,人类未来面对的最大威胁是什么,以及,站在面向未来的视角,你和我这样的个体又能做些什么。我要解读的四个方面分别是:人类的新议题、智人征服世界、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智人失去控制权。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第一部分:人类的新议题。

2、人类的重要议题

当你从一天的睡梦中醒来,你不会困惑自己是谁、在哪里、为什么在这儿。你思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我今天要做什么”,你要做的事情很可能是围绕自己人生重要议题而做的,是你的昨天决定的,是你的过去所决定的。正如人类的今天,是人类的历史所决定的,尽管当时的人类无法预测。

一代又一代,历史中的人类始终面临着三大问题:饥荒、瘟疫和战争。但是进入千禧年后,伴随政治、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类逐渐意识到,饥荒、瘟疫和战争已经成为历史,尽管它们并没有完全消失,但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预防与治理,而非只能坐以待毙祈求神明。

我们真的已经消除饥荒、瘟疫和战争了吗?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世界上已经不再有自然造成的饥荒,只有政治造成的饥荒。在某种程度上,这其实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进步,是将痛苦程度和范围都尽可能降低到最小的进步。

其次,流行病无论是流行程度,还是影响方面,都大幅度降低。例如,已经彻底灭绝天花的天花疫苗;再例如,无论男女都可以接种,以降低HPV感染概率的宫颈癌疫苗;尽管埃博拉病毒疯狂席卷西非,但其疫情实际上仍然得到较好控制;而感染艾滋病病毒,也已经从必死无疑,转变成可抑制疫情的慢性疾病;此外,流行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经大大减小。

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政治斗争的激烈,也有可能有军队或恐怖分子利用生物科技、某种残忍的意识形态制造出瘟疫,进而毁灭世界。这不失为一种带有科幻气息的忧虑,但让我们警醒的是,科幻也有可能成为现实。

最后,讨论到人类战争,从统计概率上来看,2012年,全球约5600万人死亡,其中62万人死于人类暴力。这个人类暴力指的是:战争致死12万和犯罪致死50万。相比较之下,自杀人数有80万,死于糖尿病者有150万。所以与时刻担心战争的祖先相比,我们更需要忧虑的是糖尿病,其实糖相比火药更致命。尤其是核武器发明之后,挑起战争意味着集体自杀,但是,战争的消泯并不意味着政治纷争的结束,贸易战和网络战成为新的“战争”。

尽管人类现实,仍然具有许多值得忧虑的现状,但是过去的努力也应当得到认可,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解决了旧的人类议题,现在,新的议题已经诞生。那么新的议题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第一个新议题。

3、新议题1:长生不死

你最害怕的是什么?是生病痛苦?是家徒四壁?是前途无望?无论你害怕怎样的失败或折磨,在死亡面前都是小事一桩,因为一旦死亡,一切都如草灰尘芥,哪怕在坟墓里堆砌无数金银、每天有人为你烧香祈祷,也毫无意义,不过是生者对自我灵魂的慰藉。死亡仍然是人类最大的敌人,因为这代表个体失去一切。

人类恐惧死亡。自古以来,从寻找长生不老药,到幻想死后升天,都在期冀死亡并非灰飞烟灭,而是开启另一种生命。但是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人类已经开始认识到:死亡就是肉体与精神的消亡,这无可置疑。

但同时,人类的死亡已经不再是玄学问题,而逐渐成为科学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如今越来越多人期待医学与生物科技能够取得突破,从技术上解决死亡问题,提供永生的方案。那么人类千年来幻想的不死神话,是否正在逼近真实呢?

过去,人类想要更多的寿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健康理念的变化,更多的预防措施让人类免于早死,人类的寿命也渐渐从50岁,增加到70岁、90岁、110岁。但衰老仍会发生,死亡仍会发生,健康的死亡时间似乎还是90岁左右,而且其间充斥着步履蹒跚与记忆模糊的痛苦。从先进的技术水平来看,死亡只是被延迟了,真正的质变尚未到来。

人类渴望质变,人类已经不想要更长的生命,而是想要长生不老。乐观的科学家们认为,到了2050年就可以实现长生不老,当然其途径是通过让衰老的组织再生,让手、眼、脑得到全面升级。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思想家表示,现代科学的代表任务,就是要战胜死亡、赋予人类永恒的青春。

事实上,从科学实验室的喜报频频来看,基因工程、再生医学和纳米科技正在推进实验与研发,应用在小白鼠上的基因改造技术,正在让预言越来越趋向乐观。

好了,说完了我们的第一个新议题:长生不老,让我们接下来再看看第二个新议题:追求幸福。

4、新议题2:追求幸福

从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发展至今的享乐主义思想,已经不仅仅是普世的个人人生态度,而成为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与科学共同进步的成果,和平与繁荣都是为了更快乐的生活,幸福与快乐成为人类生命的核心关键词。

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巨大的民主国家体制得以建立,起初,经济与科技是为了建设国家而服务,最近的几十年中,人们则越来越相信,这一切系统应该为国民、为每个人的幸福快乐而服务。

曾经我们追求的是GDP,如今越来越多思想家、政治家,呼吁要用GDH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那么什么是GDH呢?就是国内幸福总值,用来衡量人口平均的幸福指数。

获得真正的快乐,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似乎有更多的钱、找到更好的伴侣、事业取得更突破的成功,也没有办法带来真正持久的快乐。根据研究显示,尽管人类在最近的几十年物质成就突飞猛进,民主运动成效显著,但是主观幸福感仍然与几十年前大致相同。

作者认为,即便我们能为所有人提供免费食物、治愈所有疾病、确保世界和平,也不一定实现真正的幸福快乐。

因为人类是贪婪的!心理和生物层面越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的期望就会不断膨胀。不论我们达到什么成就,可能都永远不会满足。

尤其从生物学角度讲,我们无法获得永久的快乐,这是进化使然的结果,我们的生化系统不断适应变化,其结果是增加生存和繁衍的机会。所谓的快乐,其实是一时的营销伎俩。就好像我们吃了美味的食物,和美妙的人谈恋爱,赚许许多多的钱,买许许多多的东西,但快乐还是无法长期维持,想要再次感受,就要去找更美味的食物,更美妙的人,赚更多的钱,买更多东西。

有人会相信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也有人会在一个人身上,眷恋一生衷心不改,也有人依靠一点点物质,就可以温润地走过一辈子,这一切只是进化控制的不同表现。无论是哪一种人,其过程都不会完全幸福,都会在心底暗暗地羡慕另一种人生,短暂的满足只是进化繁衍的需要。

在现代,越来越多人开始服用抗抑郁药物,而实验室里已有科学家,开始着手研究更复杂的方式,试图控制人类人体的结构,帮助人类获得生理上的幸福。

经济活动也以此为目标,研发更好吃的冰淇淋,更舒适的床垫,更令人上瘾的手机游戏。未来还会出现更多服务于人类快乐的东西,但是那究竟都是什么,我们可以说对此一无所知。因为科学日新月异,放到一百年前,人类无法想象手机、互联网和可口可乐;放到一百年后,我们也无法想象,取悦未来人类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样。以及它们是否真正满足了人类的愿望——永远快乐,永无痛苦和悲伤。

到此,我们的第二个新议题:追求幸福已经讲完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揭开最后一个新议题的面纱——智人成神。

5、新议题3:智人成神

你想成为神吗?

你可能说,这是天方夜谭,何况我觉得当神也没什么意思,玉皇大帝不一定有我过得开心。但是如果成为漫威里的雷神呢?获得无穷无尽的力量,拥有最强的体魄,可以穿越多个星球之间?这里的神并不是成为,中国古神话中的神,而更像是古希腊神话中,比人类具有更高能力的超人类。

人类的第三大议题,就是将智人进化或改造成神人。尤其指古希腊神话或者漫威中的超级英雄,他们与我们一样有爱恨情仇,也有自身的限制,但他们创造与毁灭的规模会远远大于如今。

人想成为神。这是一个从古至今,最大也是最隐秘的愿望,无论不死的梦想还是永远快乐的欲求,实际上都是人想要成为神,想要获得古希腊神话中力量与智慧的欲望。作者认为,人要升级为神,有三条路径可走:生物工程,半机械人工程,非有机生物工程。就像漫威中的钢铁侠,或者科幻小说中的奇思妙想,但事实上,随着生物科技的演进,这一切正在贴近现实。

人类历史的发展中,物质现实发生了巨大变革,我们已经创造了越来越多有效的工具,不再用鸡毛信传递消息,现如今传递消息用微博、微信就能一秒抵达,互联网对我们来说已经平凡无奇,但对古人来说它无影无踪,恍若神迹。未来也会循序渐进诞生出这样的东西,我们无法想象,但是它终将到来。

尽管物质变革如此巨大,但人类心灵的深层次结构仍然是相同的,我们在阅读《论语》、《诗经》或古希腊悲剧文学中,仍然能找到自我认同。但是,在追求人类永生和幸福快乐的过程中,在无数看似平凡的行为中,人类已经逐渐地改变了自己的特质,互联网时代的人类文明裂变,正在颠覆历史。未来一旦人类的心智发生变化,就将不再是人类,而是某种你我无法理解的全新物种。人类正在以指数般的高速冲向未知,没有人知道刹车在哪儿,没有人能够了解整个人类系统。

6、 知识要点

截止到现在,我们已经全部讲完了三个新的议题。现在,让我们回顾《未来简史》的第一部分,这本书首先介绍了人类的新议题,在摆脱饥荒、瘟疫和战争之后,人类开始向往长生不死、追求幸福和成神的梦想,这些炼丹造业和西方众神中的传奇与幻想,如今已经成为科学社会的直接宣告:人类想要长生不死,想要永远快乐,想要成为神。所以我们在朝着这个方向研发新的产品,无论是物质消费还是精神娱乐,无论是医学保健还是更高级别的生物工程。

作者对21世纪人类目标做出该种预测,但同时预测也意味着一种历史选择,正如马克思提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冲突将日益激烈,无产阶级必定取得最后胜利的预言,资本家也在读书,当不断有新的资本主义国家吸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历史也会发生改变。

一切并非没有可能实现,但是人类这样的梦想是对的吗?是应该实现的吗?如果按照这样的梦想路径走下去,人类命运将走向何方?我们又应该为此做出怎样的适应和改变?

研究历史与当代,是为了挣脱过去与此刻的桎梏,去探索未知的种种可能,想象是否有另一种命运。人们害怕改变,是因为害怕所带来的未知,但历史唯一不变的事实,就是一切都会改变。所以作者的观念,就是让我们直面未知,主动出击。         

好,关于《未来简史》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内容就到这里了,恭喜您又让自己进步了一点点,明天我们将讲述本书的第二部分的内容,来回顾历史,看看智人是如何征服世界的,人文主义又是如何崛起的,当“人是万物的尺度”重新占据人心,不死、快乐与成神的梦想也越来越合乎逻辑:世界是围绕人类旋转的。那么,人类真的是世界的主宰吗?人类真的高于其它生物一等吗?

我们将在下一部分的解读中,为你揭晓作者的观点。我们明天见!

关键词:人类新议题,长生不死,幸福快乐,智人成神

思考与讨论:在听完作者提出的人类三大新议题后,你觉得自己需要作出哪些的调整?

二、指人征服世界

1、今日导读

您好,今天我将继续为大家解读《未来简史》。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了解到人类的新议题,已经从对饥荒、瘟疫和战争的忧心忡忡,转变成为长生不死、追求幸福与成神的愿望。

当绝大多数人类,对人类的神圣深信不疑,相信人类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或者人本身就是最高的准则时,也有人质疑,人类的神圣之处,到底在哪里?追溯根本,“人类神圣”的论断来自发展至今的核心宗教——人文主义,作为主导世界数百年的意识形态,作者提出,这个追求不死、快乐和神性的人文主义梦想,会导致人文主义自身的崩塌。

接下来,我会为你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首先是智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这很有可能会映射,未来“超人类”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其次是智人的人文主义,是如何成为信仰,这又对人类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最后是我们目前遇到的困境,和可能造成的结果,未来是否会有一种新的信仰,取代人文主义?

今天,我将首先介绍智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介绍人类是如何成为世界的主宰,人类的高级之处究竟在哪里。

2、人类统治的世界

在其它动物面前,人类早已是神。只不过并非仁慈,而是充斥着暴力与奇异的驯养兴趣。在过去的七万年中,这个世界是“人类世界”,人类成为全球生态变化唯一重要的元素,这是历史上唯一一次,不是由气球变化、火山喷发或小行星撞击,而是由一个生物种族的能量,造成生态失衡与物种灭绝。“我们与其害怕宇宙外星生物入侵,不如害怕人类自己。”——这是来自许多科学家的忠告。

人类突破了地球上各个生态区之间的阻碍,让全球各种生物打破距离和地理的界限,不断交流融合。然而这种界限的打破,也带来了其它种族的灭绝,早在几万年前,智人的祖先就消灭了其他人类物种、澳大利亚90%大型动物、美国75%大型哺乳动物、全球大约50%大型陆上哺乳动物。人类祖先并非处心积虑想要消灭大型动物,而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有什么后果,因为其灭绝过程十分缓慢。人类寿命仅仅七八十年,但整个灭绝过程却花了好几个世纪。

随着人类不断需要稳定的居所与粮食供给,当人类开始农耕畜牧之后,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生命形式:家畜。对于几乎所有物种来说,这都是全新的苦难,是超越山洪海啸的折磨。因为重点不在于它们死亡的方式,而在于它们活着的方式。

你能想象一只猪的一生吗?被锁在转不过身的狭小笼子里,从生到死就是等待变成餐桌上的猪肉。人类驯养自己需要的动物,例如,人类喜欢吃猪肉,就开始饲养无穷无尽的猪。人类为了加快猪的繁衍与生长速度,让小猪出生后就与母猪分离,完全无顾它们的痛苦。

而事实上,作为哺乳动物,无论人类还是其他任何动物,在幼儿时代都需要与母亲在一起,吸吮其身上的营养,强烈的母婴联结与母爱情结是所有哺乳动物共同的特征。

进化压力已经让野猪,成为拥有高度智慧的社会化动物,它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加上难以遏制的交往、闲逛和探索周围环境的冲动,野猪已经具备较高智慧水平,然而现在它们却只能生活在拥挤的养猪场。

那么我们能说猪是痛苦的吗?这种痛苦是真实的,还是圣母心想象的呢?

科学家认为,生物就是算法组成的。算法指的是:进行计算、解决问题、做出决定的一套有条理的步骤。作为哺乳动物的人类,99%的决定都是由各种进化而成的算法来处理,我们把这些算法称为感觉、情感和欲望。而所有的哺乳动物和鸟类,也是由同样的算法和控制,但这一切不是完全相同,而是在基础的情感联结仍有相似之处。

在人类控制的农场里,所有的猪都遵循着一样的进化逻辑。猪这种具有较高智慧水平的生物,尽管已经失去了主动生存繁衍的能力,其主观感情仍然储存在身体之中,所以说肉肠厂的猪是痛苦的,肯德基的鸡是痛苦的,这种情感能力,是哺乳动物与生俱来的生物算法所决定的。于是,无论畜牧业还是奶品业,都是以打破哺乳动物,最根本的情感联结为基础。

这种残酷在畜牧场中的几十亿动物身上轮番上演,因此人类为了自利与避免自责,相信猫狗是有感情的,但是猪牛没有或者说其感情没那么重要。而在基督教中,更是阐释上帝只给了人类永恒的灵魂,动物是没有的。因此,人类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就是:非人类的生物为人类的利益而存在。

家畜只是人类统治世界的一个小小缩影,人类用钢筋水泥,铺满地球的土地,将开采能源的航船开向每一片海域,捕获每一种濒临生物来研究利用。农业革命让人类有了确保家畜生存与繁衍的能力,却忽视了家畜的主观需求。因为人类是地球的主宰,这个世界的其他生物都应为己所用。这种自大的态度已经成为一种历史叠加至今的理所应当,面对全球变暖、生态污染,联合国等组织开始倡导保护我们最后的家园,但作为统治者的人类,对长期被奴役的生物族群,无论从心态还是从事实上,都难以真正践行永续的保护。

3、人类为什么身居高位

在上一小节中,我们可以了解,人类毫无疑问站在生物链的顶端。那么人类是生而成为其他生物的主宰吗?回顾历史,恐怕不是。那么为什么人类可以身居高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呢?

让我们回顾农业革命的开始。在农业时代,所有的宗教与“农耕、丰收”密切相关,无论祭坛还是寺庙,神像前永远供奉着祭品,是牛羊鸡鸭。人是农业生产的主导者,为了祈求风调雨顺,而献祭其他动物,是神的代理人。

我们常常认为有神论的宗教知识,赋予诸神以“神格”,但实际上在蓬勃兴起的有神论中,宗教同时也将人“神格化”了,人被从所有动物种类中单独拎出来,成为宇宙围绕的中心角色。而有神论中的神,则需要解释,人类为什么占据主导地位——因为神选中了人类,给予我们这项权利。例如基督教认为,上帝只给了人类永恒的灵魂,而动物没有,所以它们只能担当人类世界的配角。

也就是说,人类,与人类创造的“神”,谈成了一场“农业交易”。

所有农业宗教都认为,神负责在人类和生态系统之间进行调解。其中,人类就是高出一等,剥削利用其他生物属于正当行为。这些宗教都声称有一种自然的阶层结构,赋予人类控制和使用其他动物的权力,唯一的条件就是人类要遵守一定限制。

譬如印度教虽然认为,牛是神圣的动物并且禁吃牛肉,但仍然声称牛是慷慨的生物,愿意与人类分享产奶,所以乳品业仍然发达。这样所谓的农业交易,就是基于宗教幻想,所做的冠冕堂皇的借口,人类被赋予某种“宇宙力量”,因此获得控制其他动物的权力,条件是人类要对神、自然以及动物本身履行某些义务,将动物从有情感、值得尊重的生命降格,降格为人类的资产。

此外,不仅仅限于牛羊猪鸡,还有不同等级的人类。在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古代,都曾将人类当做奴隶。于是,农场也就成为新社会的原型,有目空一切的主人,有低等可以利用的生物,有可以消灭的外部野兽,有伟大的神对自己安排与祝福。

现代科学和工业的兴起,带来了人与动物关系的第二次革命。破解了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无声的法则,人类自认为已经掌握了,整个宇宙的运作规则,可以为所欲为。科技让现代产业对待禽畜的方式,比传统农业社会饲养严苛得多,因为流行病和抗生素的秘密已经破解,我们发明了疫苗、药物、急速、杀虫剂、自动喂食机,猪肉、牛奶和鸡蛋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生产。

在这场人与动物关系的第二次革命中,神的角色退向幕后,人类自己就是世界的尺度,可以自己为自己谋求幸福。

科技研发人员也有自己的神话故事,例如,苹果树下的牛顿。自然定律让苹果落在了牛顿头上,牛顿的好奇心让人类进一步了解宇宙。因此,全球无数课堂上都在传颂着牛顿的神话,因为牛顿在故事中就是神的角色——只要人有好奇心,整个世界都会为人类让路,任其利用与开创更广阔的天地。

农业革命时代,人们以为自己是上帝所造万物的顶峰,科学家则要让所有人类都进化升级为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宗教逐渐显露弊端,农业革命促成了有神论宗教,而科技革命则催生了人文主义宗教:以人取代了神。有神论者崇拜的是神,人文主义者则是崇拜人。我们已经不需要神,就可以赋予自己无限权力,这种人文主义进一步夯实了,科学对“造神”的伦理基础。

因为人文主义认为,人生而平等,人生而自由,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人文主义的诞生,更让人类坚定这种信念:人是世界的中心——“人,就是神”。

人类逐渐成为世间万物的主宰,从而将地球上甚至宇宙的一切,都视为自己的资产。探索宇宙?寻找外星文明?不如说是在为人类进一步统治宇宙开疆辟土。人类通过科学与人文主义,让“人是万物的尺度”成为符合伦理尺度,与科学论证的核心论点,并理所应当地站上生物链的顶端,继续统治这个世界。

但是,人类怎么能够肯定:自己就是绝对特殊,拥有绝对的主宰能力呢?人类又怎样能够确定,人工智能无法拥有这种特殊能力?人类究竟如何变得如此强大,非人类的实体又有多大可能超过我们?

下一部分我们将讨论人类的第三种现实——即人类最开始促成广泛合作,所向披靡的重要基石。让我们明天一起探索其中的奥秘。

4、 知识要点

在这一部分,我们了解了一种,听起来非常残忍的现实:人类的确是万物之神,而且是并非仁慈的那一种。回观人类历史长河,在征伐地球的每一寸土地的过程中,人类已经带来了无数的物种灭亡与物种关系改变,非人类的生物为人类的利益而存在。

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内,有一座“世界灭绝动物墓地”,那里排列着近300年来已经灭绝的各种动物的墓碑,这些石板一个压向一个地倒下,最后一张尚未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墓碑上写着人类。

为什么提到动物和人类的关系?作者并非为人类下灭绝通知书,相反,他对人类的未来并非如霍金那般言之凿凿的悲观,但是基于对数据信息时代可能导向的未来,作者认为,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很有可能映射,未来超级人类与普通智人的关系,或者人工智能与人类生命的关系。 

因为人类改变了游戏规则,而且想进一步重组游戏系统。生物原本是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如今人类不断探索将生命形式,从有机领域延伸到无机,用智能设计取代自然选择。

人类最开始是与所有动物和谐相处的,对于其他动物来说,智人只是更具有使用工具能力的生物,但是为了成为世界的主宰,智人开始利用其他生物的生存繁衍甚至死亡,来铸造新的地球,重新塑造了人类世界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未来,如果人类所制造的人工智能,或人类改造出的超人类终于诞生,又将诞生怎样的未来?

这个问题并不遥远,想象这个世界几十年前,还没有手机和互联网,我们也无法想象几十年后的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如果我们真的创造出超过人类现有物种水平的新物种,恐怕人类的统治地位,不会像今天这样稳固。

让我们抱着这个问题,期待明天的第三部分: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了解智人所具有的独特能力,以及人文主义将如何影响人类的未来。恭喜您,又进步了一点点。我们明天见!

关键词:动物与人类,生物链,统治,农业宗教

思考与讨论:人类作为世界的主宰,应该为世界做些什么?目前所做的事情里有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人类的主宰地位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三、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

1、今日导读

您好,今天我将继续为大家解读《未来简史》这本书。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人类统治世界的历史,了解了人类是如何颠覆整个世界的运作规则,一跃登上生物链顶端的。人类的独特或说最重要的宝贵之处,就在于他们的第三种能力:虚构故事、赋予现实意义的能力。

这也是今天我们要着重展开的第三部分,了解人文主义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如何影响人类历史,科学与宗教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以及将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首先,请你思考一个问题,你知道你所相信的现实,是怎样的现实呢?

你早上从一栋房子里醒来,房子、床铺、客厅都是一种客观实体。你出发去公司工作,坐在一家办公室里,办公室是实体,但是公司是什么?你被老板骂了,说你没有公司荣誉感,你感到沮丧万分,这种沮丧的心情,又是什么?公司好像是寄托在办公室的某种灵魂,而心情又抓不住、摸不着,所以现实究竟是怎样的?

作者告诉我们,智人活在三重现实之中,一是外在客观实体,譬如树木河流;二是主观体验,譬如喜悦哀愁;三则是关于金钱、神、国家和公司的虚构故事。最强大的是第三种,这些虚构故事已经成为历史的核心。

围绕圣经故事,圣徒们搭建起世界最大的基督教,苹果公司的诞生与发展打造了一个智能设备王国。随着历史演进至今,单个人的力量几乎没有多大改变,但是各种虚构故事的力量在增强,它们一旦形成,就会脱离原有的创造者,转而朝着更难以估量的宏大场景走去。这些虚构故事让人类聚集在一起,高效合作,改变世界。

虚构故事是怎样促进人类合作的呢?就让我们围绕这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2、 虚构故事促进人类合作

想让人类合作,就要建立一种共同的强大认知。最开始,人们通过口口相传,去铭记社会的信条,背诵规则与法律。文字出现后,人们不再受限于语言和时间,而是可以有条理地组织思想,构成社会网络。文字让人能够以算法的方式组织社会,并搭建成基本的行为系统,这种行为系统,我们可以称之为官僚系统,或者我们熟知的体制。体制内与体制外的世界是不同的,体制内的人可以流转、轮换,只要体制保持系统规则,就可以操纵每一个人。

医院、军队、监狱、学校等体制机构就是这样运作的,只要有文字算法搭建的稳定系统,就可以按照规定正常运转。然而这种系统也会有过时性和偏颇性,单一地用某种标准去衡量,有可能违背现实的原本面貌,甚至改变现实。譬如在高考中,用标准的方式,去衡量一个人的心智水平,但这种标准却容易抹杀偏科的天才。

这些所谓的标准,不过就是人类为了维持社会秩序,所建立的虚构想象,当人们对这种想象达成一致认知,社会就可以按部就班地运转。当你明白人类合作的机制,是建立在共同的虚构想象之上,你就可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你为之奋斗的事物都是虚构的,那么你究竟在为什么活着呢?你生存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你为什么要和你的同学、你的同事、甚至更多你不认识的同国家的人,去维护同一个体系、同一种制度、同一个国家呢?因为你和他们一样,相信公司、学校、政府、国家这样的虚构故事。人类合作网络的力量,就是依赖于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微妙平衡。

例如金钱,政府制作出纸币,宣传它们是有价值的,然后就用它们来计算一切。将虚构的信仰建立在现实之上,建立起让大多数人顺从的人类组织,例如教会、法院、学校、政府和企业,这些所谓的人类组织的运作模式,都是虚构的故事。

当然,虚构故事也可能会带来痛苦。例如极端民族主义与宗教教徒,可能会为了某种虚构的信仰挑起战争,让数百万人失去家园甚至生命。战争的起源是虚构的,但痛苦则是真实的。所以区分虚构与真实格外重要。

虚构故事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使复杂的人类社会正常运转。只有相信虚构规则,我们才可能踢足球,才可能进行市场买卖,才可能进行法庭审判。但是作者认为,我们要努力区分虚构和真实,因为虚构是一种工具,而不是目标和标准。有的人为了给公司赚钱失去尊严,有的人为了保护国家利益丧失生命,当痛苦建立在虚构之上,就需要更多虚构的道德故事,来不断弥补内心的空白,但是一旦意识到真实所在,这些虚构就会轰然倒塌。

区分虚构和真实是很难的,因为强大的虚构概念和宗教,是以科学的形式存在的,它们将重塑我们的身心与大脑。然而,真正的精英人类,需要区分虚构和真实,才能不为虚构所禁锢,或者利用更为强大的虚构,去改变现实。

3、 一对冤家:科学与宗教

虚构故事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支柱。随着人类历史不断发展,关于神、国家和公司的故事越发强大,客观现实开始被这些虚构故事所驱动,人们凭借相信耶稣,就可以盖出一座座宏伟的大教堂。人们凭借相信公司,就可以卖出几十万台冰箱。这种虚构的意识形态,在作者看来,就是一种信仰,一种宗教。长久以来,人类为宗教荣誉而努力,而不是追求个人生命目标。

作者对宗教的定义,与我们多数人所理解的不同,他认为宗教的定义不在于神是否存在,而是在于:任何无所不包的故事,只要能够为人类的法律、规范和价值观,赋予高于一般人的合法性,就应该算是宗教。宗教认为,人类受制于某种道德法则系统,这个系统高于人,非人所创,人也无法改变。

作者认为,科学与宗教并非势不两立。如果宗教想要证明历史的开端与进程,就需要科学证据来证明。如果科学想要打造出可行的人类制度,也需要宗教协助。譬如,科学已经研发出了种种手段,帮助人类丰富法律中的生死条例,例如医学已经研发出安全堕胎的技术,但是人类的生命究竟始于受精的那一刻,还是始于出生的那一刻,这个问题则归属于伦理道德的范畴,迄今为止,仍然有国家法律禁止堕胎。

诸如是否应该进行安乐死,人的生命是否归属自己,或者法律是否有判处个人死刑的权力,什么样的人应该被判死刑,死刑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这些伦理判断与事实声明,不是科学数据能够决定的,必须要宗教来做出论断,才能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纽带。

同时,宗教也能为科学研究,提供伦理上的理由。比如,心理学研究院的教授想提出一项课题,是研究消费者市场的神经营销学,如果是非自由市场的国家,或者个人消费的价值,并不足以影响国家经济,那么这项课题很有可能并无意义。但是如果是在市场化的发达国家,消费者市场郁郁葱葱,对消费者决策研究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那么从宗教——即意识形态的角度,这个课题就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宗教非常在乎秩序,其目的就是创造和维持社会秩序;而与之相比,科学更在乎力量,通过力量治疗疾病、征伐作战、生产事物。当一个在乎秩序,另一个在乎力量,那么真理去哪里了呢?无论宗教还是科学,它们对真理的热爱远远不如秩序和力量。而因为科学与宗教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尽管现代社会已经发展到,科学揭示了许多人类的秘密,但是仍然无法独当一面,必须需要宗教来维持社会的稳定。

因此,科学与宗教建立了某种契约,就现代社会而言,更准确地说,是与人文主义宗教建立了一份现代性契约。

4、科学与人文主义的现代契约

如果我告诉你,你的人生实际上签订了一份契约,你会怎么想?

你可能会说,怎么可能呢?我出生到现在,没有把人生交给任何人,我就是自由的个体。

但是事实上,我们签订了一份契约,即按照某种规律或计划去度过一生。也许你说自己是拥有自由意志的,但其实所有所谓的自由意志,都建立在现代性之上。

现代性就是摆脱了纯粹信仰上帝的目的性,每个人都不是命中注定的,所有人都可以改变自己的生命,去学习、创造、突破科技,带来经济增长,获得更多知识和更高的技术,让人类更年轻、幸福。人类的力量不断增长,现代文化也比以往任何文化,感受到了更大的存在性焦虑,这就是你所签订的契约。你要朝着更高的增长去努力,同时你还要感受到不断的焦虑。你无法摆脱这一点,整个人类社会都无法摆脱这一点。

现代政治和经济笃信增长的必要性,因为生产越多,消费越多,生活水平就能日益提高,能够满足人类繁衍的需要,同时要尽可能摆脱贫困,避开不满与不利。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讲,似乎所有问题都可以用经济增长来解决。只要赚的钱够多,获得足够的物质资料,开好车、住好房、吃好饭,俗世幸福就会相伴一生。

经济增长因此成为所有现代宗教、意识形态与社会运动的共同重点。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之战,无论怎样的价值观和目标,他们都相信实现目标的关键,就在于经济增长。为了保持永远增长,我们必须找到永不枯竭的资源。

现代的哥伦布要找的不是新的领土,而是新的能源。曾经我们担心地球资源的枯竭,但是如今科学让我们找到了新的原材料和能源,纳米科技、基因工程和人工智能将重新定义生产。当然,现代经济也在面临生态破坏的考验,似乎每一步物质增长,都在将地球进一步推向末日的边缘。

过去的几千年,个人的欲望受到压制,克制才能达到平衡。而如今人类认为平衡比混乱更可怕,贪婪因为可以促进增长,反而成为一种美德。人类的欲求开始无限放大,道德、美学或同理心,正在让步给物质力量——但并不会完全让步,因为我们还有守护心灵的宗教:人文主义。

我们为什么活着?

这个问题抛出的那一刻,哲学就形成了。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彻底复苏,让人类通过文学、诗歌、音乐、思想去传达对自己的理解与对世界的理解。作者认为,这就是人文主义,可以让宇宙充满意义。

在宗教统治人类思想的年代,人类认为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只有向往来生才能获得解脱。但是现在,人文主义让人类相信,自己就是意义的本源,自由意志是最高的权威,我们聆听自己的声音,寻找自己的人生答案。关于许多道德冲突,现代人更在乎的是人的感受。谋杀之所以是错的,并不是因为神说不可杀人,而是这会让被害人与家人陷入痛苦深渊。同样的逻辑也能应用到同性恋的争论上,如果这场恋情没有伤害任何人,双方彼此喜欢,为什么要用法律禁止呢?

在政治上,人文主义告诉我们“选民能做出最好的选择”。在美学上,人文主义说“看的人觉得美,就是美”,在现代自由市场经济中,顾客的意愿决定产品的价格和数量。在教育领域,现代人文主义教导学生要自己思考,因为权威的本源在于我们的内心。

科学与人文主义缔造了现代契约,科学给予我们力量,人文主义提供意义与道德判断。我们需要理性与情绪、实验室和博物馆、生产线和超市之间的平衡。人类历史中从未有任何文化,如此重视人类的感受、欲望和体验。这个幻觉故事奠定了现代工业的基础,随着实验室和工厂已经能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人类越来越追求生命体验,比如婚礼、真人秀、休闲体育和追星。

5、知识要点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我们了解了人类,为什么成为生物链的顶端,其与其他生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类可以为世界赋予意义。人类可以虚构故事,通过传播故事,建立一种共同的强大认知,去形成规则、法律与信仰,促成更庞大的社会群体,进行协作。

虚构故事,能够让复杂的人类社会正常运转,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尽可能地,区分虚构与真实,才能不为之禁锢或利用。

而现代最强大的虚构故事,就是人文主义。科学与人文主义之间,建立了某种现代契约,成为我们现代生活的基础。人文主义宗教,作为一种现代最大的幻觉,让人类为世界赋予意义,也进一步从精神层面,巩固智人对世界的统治。人文主义认为,生命就是一种内在的渐进变化过程,依靠经验启蒙人类,所以个人的幸福与认知,就是人类生活最大的目标。

那么,这种人文主义会怎样影响人类的未来?人类会一直是世界的主宰吗?让我们在最后一部分揭晓。恭喜您,又进步了一点点。我们明天见!

关键词:科学与宗教,人文主义,契约,现代性

思考与讨论:你如何看待“人类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哲学论点?你同意吗?为什么?

四、智人失去控制权

1、今日导读

您好,今天我将继续为大家解读《未来简史》的最后一部分:智人失去控制权。显然这是一个并不乐观的标题,实际上也表达了作者一定的忧虑。我们已经了解,人文主义让人类为世界赋予意义,事实上,随着科学的发展,人文主义已经分裂为,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由主义;不鼓励自我探索、主张建立强有力的集体制度的社会人文主义;以及,认为适者生存的进化人文主义。

本书作者一开始,就预言了人类未来的目标:长生不死、追求幸福和智人成神,这是自由人文主义的传统理想,从看似无法实现,到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演进,而逐渐逼近现实——人类就是万物的尺度。

然而人文主义,真的可以让智人统治宇宙吗?让我们来开启这一章的学习,探讨人类是否有资格赋予世界意义,人类的未来究竟将走向何方。

2、 人类新演变

首先,你可以思考这个问题:人类有自由意志吗?这是近几十年来,科学人文领域持续探讨的重要命题,如果有,是否能意味着人类,可以因此理所应当做世界的主宰。

你可以想象,假设你想要成为律师,这是你认为的自由选择,那么你同样也是律师的爸爸,是否影响你的选择呢?你天生大脑逻辑发达、语言能力较强、心态较为稳重等生物预设,是否影响了你的选择呢?如果考虑到基因、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社会环境等等要素,你还能够信誓旦旦,自己的决策是完全出于自由意志制定的吗?

人类是先感受到欲望,然后依据念头行事,那么欲望是自由的吗?作者认为:欲望,要么是生物预设,要么是环境影响。是否有一个单一的、真实的自我,去做出了人生中的所有决定呢?

事实上,近几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研究,都是围绕决策制定的,以丹尼特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我们的自我,由“叙事自我”和“体验自我”组成。

我们的内心有一位叙事自我,来进行人生的关键抉择,包括挑选另一半、职业生涯和购置房所。叙事自我在意故事,体验自我则在意当下的感受,而且往往会破坏叙事自我。譬如,你会为一年设定新年计划,要减肥十五斤,每天要健身两小时,吃三餐增肌减脂套餐,但是体验自我常常跳出来说,我就是不想健身,就是想吃麦当劳。

事实上,我们口中的我,往往是叙事自我,是我们脑中的故事,而不是持续感觉到的当下体验。就像那些拥有高度道德自觉的人,当同样的事情落到自己身上,往往无法恪守内心的准则。但是,即便有多少次混乱决策与反复打脸,我们还是会编织出一个,看似逻辑一贯的故事,认为从生到死贯穿一个完整的自我。和国家、神、金钱一样,“自我”也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每个人会丢下绝大部分的体验,仅仅精挑细选留下几样,再与我们看过电影、读过的小说、做过的白日梦全部混合在一起。

生命科学,戳破了自由主义的叙事自我泡沫,认为自由意志是虚构故事,人只是生化算法的组合。每时每刻,大脑的生化机制都会创造体验,但一闪即逝,接着就是更多体验闪现、消失、闪现、消失,彼此快速连接。这些瞬间的体验并不会累积成永恒的本质。在这一片混乱中,叙事自我试着找出秩序,于是编织出一则永不完结的故事,让每项体验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就能串联成一个所谓的“真实自我”。

生命科学证实,自由意志与“真实自我”只是人类的幻想,生化算法构成了人类行为。那么,当意志被证明是虚构,而智能作为处理事务的必要存在,似乎就可以抛弃前者,因此,科学家曾经希望打造,和人类一样具有情感与意识功能的机器人,但质疑的声音日益响亮:如果情感与意识可有可无呢?

科学家回答:那么人工智能,很可能会替代人类。

在现代经济与军事方面,这种替代已经初露端倪,工人制造的能力,与士兵攻击的能力,已经不再具有重要价值,随时可以被智能机器与无人机取代。让我们回想上个世纪的发明,汽车取代了马匹,那么未来机器,是否也会取代司机?

越来越多的人类将会失业。根据2013年,牛津大学的卡尔·弗瑞,和迈克尔·奥斯本的研究报告《就业的未来》,他们的算法估计,美国47%的工作有很高的风险被计算机取代。例如,到了2033年,电话营销人员和保险业务员,大概有99%的概率会失业,运动赛事的裁判有98%的可能,收银员97%,厨师96%,服务员94%……当然也有一些工作还算安全,例如,考古学家只有0.7%,但这主要是因为企业或政府,很难因为其微薄利润,而投入大量资本将考古推向自动化。

我们无法预知2030年,或2040年的就业形势,传统上人生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这种传统模式已经过时。面向未来,想要不被淘汰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打造全新的自己。

但是绝大多数人难以做到这一点。

3、世界新宗教

过去,世界的主流宗教是人文主义,这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意识形态,而现在,有一种新的趋势正在诞生,新的世界宗教正在形成:技术人文主义和数据教。           

过去,人是万物的尺度,因为人可以为世界的运转,做出正确的决定,人具有这样的权力和能力。但是如今,以脑科学为代表的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常常因为自我欺骗和自我幻想,陷在不良的关系、不适合的职业、不健康的习惯中无法自拔,人并非是万能的,人类决策往往无法抵达最优的结果。

但这一切都无法逃脱大数据的法眼。人类是由叙事自我所操控的,但是数据不一样,数据不会根据虚假的故事做出决定。数据平台会真实记住我们走的每一步,记得我们握的每一双手。

那么人类就会分裂出三种人:无用的人、没有自主的人和神人。机器会越来越比人更适合工作,许多工作岗位未来将会被机器取代;系统比你更了解你,听从算法才能生活得更好,因此,这可能会诞生没有主见的人;同时,有些人仍然不可或缺,算法系统员也难以了解,而且会形成一个人数极少的特权精英阶层,由升级后的人类组成,也可以称作是神人。

          这些超人类,将会拥有前所未有的能力及创造力,让他们能够做出许多世上最重要的决定。他们会为算法系统执行关键的服务,而算法系统既无法了解也无法管控这些人。然而,大多数人并不会升级,于是也就成了一种新的低等阶级,同时受到计算机算法,和新型的超人类的控制主导。

          我们可以和100年前的世界比较一下:20 世纪的医学旨在治愈病人,21 世纪则逐渐走向让健康的人再升级。前者代表平等,后者背后则是精英的概念。20 世纪,进化人文主义希望创造出新人类,希特勒是想通过选择性育种和种族清洗来制造超人,但 21 世纪科技人文主义,则希望通过基因工程、纳米技术和脑机界面,以更和平的方式达成这个目标。

          因此,技术人文主义和数据教已经诞生,随着世界越来越发达,数据的交流汇聚成万物之网,数据并非起点,而是终点。万物之网可以成为新的世界主宰,他们掌握这个世界更进一步的运作规律,比人类更了解人类和宇宙,比人类更适合成为统治者。           

          这个世界正逐渐将手中的权力,交给自由市场、群众智能和外部算法,部分原因就在于,人类物理能处理大量数据。过去想阻挡思想言论,做法是阻挡信息流通。但到了21世纪,想阻挡思想言论,反而靠的是用不相关的信息,把人淹没。就像人类打开社交网络,可以看到无穷无尽的娱乐八卦,事实上也可以促进世界和平,即让更少的人关心时政。

        如果这本书是对的,如果作者说的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你可能会想,那么我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还是根本就没有意义?我们的金钱与权力都是建构在集体幻想之上,我们的生活将受到数据和超人类的操控,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只是生物算法的结果吗?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本书的讨论,现在,我们需要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生物真的只是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数据处理吗?           

        第二,智能和意识,究竟哪一个才更有价值?           

          第三,等到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时,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将会有什么变化?           

        21 世纪的主要产品,将会是人的身体、大脑和心智。是否懂得如何进行这些大脑及身体工程的两种人,彼此的差距可能会大于智人与尼安德特人。所以,如果你不想被时代抛弃,或者不想被人类物种进化所抛弃,就要保持终身学习,始终了解这个世界的前沿,正在发生什么,而你又能为此做什么,并随时对新冒出来的虚拟幻象,保持觉察,避免纵身而入人类创造的深渊。

4、知识要点

好,今天的内容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在这一章中,我们从当下的人类现状,来推导人类的未来。在作者看来,未来会发生,“摧毁过去对科技与宗教普世认知”的两件大事,就是人文主义革命与数据主义宗教的到来。

科技让人类工作越来越轻松,在解放了人类的双手和大脑的同时,也让更多人无事可做,社会福利的崛起,是维持人类繁衍的必要条件。同时,人类也需要不断沉溺于新的虚拟世界中,用真人秀、娱乐新闻、电子游戏和其它休闲手段消耗时间。

但是,我们要对此保持觉醒,要积极地拥抱这个智能演变的时代。

关键词:自由意志,人工智能,人类演变,数据教

思考与讨论:你认为人类是否拥有自由意志?数据是否比人更了解人,因而比人更重要?

5、全书回顾

好了,到这里,我们就基本上完成了对《未来简史》这本书的学习。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全书的内容。

《未来简史》是一本关于未来的历史,听上去是一种近未来的科幻著作,来自某个幻想抵达一百年后的老人的喃喃自语。但实际上,这是一位青年怪才、历史学家关于未来的预测,站在人类学、历史学和数据科学的视角,对人类的现状和未来进行总结和展望。

首先,作者对21世纪人类目标做出预测,认为人类将寻求永生不死、幸福快乐和最终成神,一切并非没有可能实现,但是人类这样的梦想是对的吗?抱着这样的困惑,我们了解到这个理想,已经是扎根人类历史深处的梦,从农业革命开始至今,人类逐渐登上生物链顶端,成为这个世界的统治者,成为其他物种眼中的神。

作为一种新的宗教,人文主义更是将人类送上神坛。人类想要成神,而科学与宗教,都在帮助人类实现这一点。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演进,人工智能的发展,新的宗教正在诞生:技术人文主义和数据教,那么在此之下,人类将会分裂成为无用的人、没有自主的人和神人。那么绝大多数人类的未来,势必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我们对此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们同样应该关注人类作为统治者,对世界的伤害,时刻抱有一颗敬畏之心。似乎终身学习是一种必要的选择,这是不被进化淘汰的唯一方法,因此我们应当时刻关注科技发展的最新变化。

最后,我们还应看清虚构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尽可能减少:因为少数人利用的虚构故事,对他人的欺瞒与伤害。此外,对未来的预测是一种奇妙的悖论,当越来越多人觉察,未来可能到来的危险,就会想尽办法去避免发生,那么这本书的结论,则有机会像马克思的预言一样,很难发生。

但是前提是,人类真的抱有清醒的头脑与敬畏的心,去审视自己的行为与创造,去衡量自己的欲望带来的代价。

好了,到这里,关于《未来简史》这本书就全部解读完了,希望能给你带一些启发。恭喜您又进步了一点点,我们下期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761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953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998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48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130评论 4 35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4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5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36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510评论 1 29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601评论 2 31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76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47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613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11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91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32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39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