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谈恋爱,被家人诸多干涉。亲朋好友,一个个化身婚姻恋爱导师,言传身教,恨不得手把手教学。有的说什么“要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有的说什么“要门当户对”,有的说什么“要掌握主动权”,苦口婆心,振振有词。
终于,朋友不胜其烦,说道:“我的恋爱,自己会谈。”
亲友啧嘴:“我们都是为你好,怕你受伤。”
朋友回到:“谢谢关心。就是头破血流,也让我自己去试。”
的确,如何经营一段亲密关系,只有当事人最清楚。亲朋好友,即便再如何关注,也终究是隔岸观火,不能够亲自上阵,为之代劳。两个人的事情,只有两个人有发言权。其他的人,都只是盲人摸象,隔靴搔痒。
毕竟,成长的足迹无可替代。很多时候,直接或间接的沿袭他人的经验,并不能让我们真正有效的成长。因为,很多条件和语境,都在流动与变化,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很多东西,只有撞过南墙才会知道。
人生之中,其实并没有弯路。亲友们的担心,怕我们受伤,怕我们遇挫,怕我们掉坑,却不知道这些跌宕起伏,都是成长的有效组成。真正的成长,并不是简单直线,而是一个曲折复杂,螺旋上升的过程。
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是的“关心”与“帮助”,其实是对他人成长的一种“过度干涉”:打着“爱”的旗号,却剥夺了他体验人生的权利,包括挫折与伤痛,失望与孤独。虽然,这些负面情绪,听起来很不舒服,但却是成长的一部分。
毕竟,复杂而丰富,才是更真实的生活。个人成长的最快途径,就是不断的尝试。在尝试中,体会到爱的柔情与温暖,以及失望、伤心、焦虑、孤独。最终,更深刻的明白人生的滋味,从而体悟到更辽阔的智慧与慈悲。
可是,“爱的干涉”却阻碍体验。当婴儿奋力爬向两米外的玩具时,许多成年人会帮他拿过来,并直接递给孩子。这些好心的成年人,为缓解自身的焦虑,却剥夺婴孩体验:“努力——得到——满足”的过程,反而好心办坏事。
更好的方式,是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充分放手,让他去闯去试。在他受伤的时候,给他一个温暖坚实的怀抱。在他失望的时候,告诉他“无论如何,我们都会爱你”。这一种守望的陪伴,就已经是对成长的最大助力。
真正的爱,不是阻隔,也不是禁锢,更不是将他圈养在一方小天地里,让他成为脆弱的“温室之花”,而是成为他坚实的后方,让他到更大的天地里,去体验,去锻炼,去成长,走向更大的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
因此,要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成长的最好方式,是不断尝试。疼爱和照顾,固然是一种爱。但是,支持一个人勇敢地犯错,一次次尝试可能的自我,也是一种爱,会让他成为更丰富、更完整、更多彩的自己。
勇敢去吧,我陪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