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自己是王道
今年春节两位同事单独给我发了红包,一个100元,一个188.88元。换成以前,我都不会收的,无功不受禄嘛。但这次,收了,因为能体会给的人也开心呀(我每次发红包给人家,人家收了我就很开心,有成就感),收了后随即语言和内心表达了感谢。
对于这样的事,说实话开始是意外后来是开心。没有认可和信任,谁会无缘无故给你发红包呀。可收完了,感到心理压力有点大,不知道如何回报人家?想着带点老家特产?在无锡游玩时,想着买点当地特产?反正到现在为止啥都没表示呢。
这样的心境不是第一次了,春节前一位微信好友快递了一支她特别喜欢的钢笔发顺丰给我,我也一样的心情。其实,我能感受到给于者在给予的状态时那份高能量的付出,但作为接受者,除了开始的开心后来就变成了负担,我这是低价值感的因素么?这个已经和送笔人沟通,过段时间快递给她。朋友之间,还是喜欢君子之交淡如水。
觉得自己不配得?或者是巨婴的心态,贪婪和匮乏并存?总之接受后,内心有愧疚感,不舒服,行动上又不愿意再回馈。是不是我就想体验这种愧疚感?痛苦上瘾症?
就是超我的力量很强,时常在脑中评判我的一言一行。有时候气场不合的人和我打招呼,我会“热情”敷衍,事后又觉得自己有讨好型人格迹象,对自己又评判了一通。
德芬老师《遇见未知的自己》里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是的,别人没有对我指手画脚,每天时不时的就对自己指手画脚无数遍!这是一种模式,看到了。
一个人的人际环境,很大程度上是ta的语言制造的。如果一个人总是以逆言处世为人,ta的人际关系肯定好不到哪里去。而一个人如果总能重话轻说,那就意味着ta时刻在呵护他人,作为回报,ta也会得到很多温暖的呵护。~《幻想即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