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家住乌市的新疆教育学院中文系八三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班十一名同学来昌吉小聚,看望养病中的我。为了不给我添麻烦,他们把小聚地点放在登兄家里。
早上十一点钟,小朋开车,把我和邻近的邢同学送到了登杰家里。小车停在了登杰家的大门口,我们下车便径直向“上房”走去,登杰正在上房门前的平台上坐在茶几旁喝茶,看到我们笑容可掬地迎了上来,边走边说 :“巨年兄昂首挺胸,精神矍铄,好高兴啊,欢迎欢迎!欢迎怀众兄光临!”接着他引领我们拾级而上,让就在门前平台的茶几边,一一漆上热茶陪我们喝茶、寒喧。我儿告辞了登杰,回单位上班去了。不一会儿,登杰兄的手机铃声响了,是乌市同学打过来问路的。怀众抢先拿了登杰的手机,去为同学带路,我和登杰继续吃茶聊天。
“看到你红光满面,身体恢复得这么好,跟健康人一样,太好啦,我太高兴啦,最近因为忙得务习园子,没有去看你,兄弟我实在不好意思!”登杰真诚而颇具歉意地对我说。
“那里那里,我生病以来,你去医院和家中多次看望我,并且带着好礼重金,你我不是兄弟,胜似兄弟,教我十分感动,应该好好谢你才是!”谈笑间,同学的两辆小车已开到了大门口。我和登杰激动迎上前去,和久别重逢的同学握手、拥抱,体温在相互传递,感情在心中燃烧,此时我成了当然的中心人物……
问候着,寒喧着,同学们三三两两,信步走进了院子,登杰把同学们招呼到葡萄架下的木制的小凉亭子里坐下,乘凉小憩、喝茶说话,环顾四周,欣赏院里的凤景。而后,带领大家在院子里流览了一圈,欣赏了他苦心经营的精美院落,沿着院墙栽种的各类果树,菜地,随手采摘,品尝了无公害、纯天然、新鲜的杏子、李子等已经成熟了的果实,参观了鲜嫰欲滴、生机盎然的菜地,有白菜、萝卜、西红柿、茄子、辣椒、香菜等好多个品种。最后引领我们进入后院的餐厅里落坐,大家谈笑着、鉴赏着、品尝着,无不被这里的清新自然而陶醉,无不对登杰的吃苦耐劳,长于营生点赞,大家顿时忘却了都市的拥挤、炎热、吵杂与喧闹,沐浴在农家清静、自然、舒适无比的氛围中。
院子里住着登杰兄弟姊妹五家人,占地面积约十亩左右,当年登杰兄妹合资购买地皮,修建了这五栋两层小洋楼,创下了这笔家业。楼房布局为倒凹字形,组成一个院落,倒凹字形的顶部正中是登杰的楼房,地基高出院子平面两米左右,坐东向西,座落在院子的中轴线上,进入楼房须招级而上,台阶两边是花岗岩栏杆。最顶层是一个宽阔的平台,登杰在这里放了个茶几、摆了竹椅,常常在这里悠然自得地品茶、吸烟,与来访者品茗聊天。这幢小楼高高在上,是整个建筑的主体,显得格外庄重!突出,其余四栋小楼与院子在同一个平面内,分别对称地座落在南北两侧,中间形成一个正方形的宽敞院落。楼房的后面都被绿荫龙罩着,或果树,或菜地。凹字形的前面是入时的院门,漂亮的铁艺院墙,院子正中修一座假山,怪石嶙峋,“雄伟状观”,山顶一宝塔,高高耸立,真乃画龙点睛,周围是喷泉、水车,山上有花、有草、有木,浑然天成,整个设计新颖别稚,美观大方,情趣盎然,给院落凭添了一分雅气。听主人说,这套建筑本来是做度假村用的,落成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主人们对她衷爱有佳,舍不得做度假村,于是便改作了自家的住宅。目前因孩子上学、生意需要等原因,除登杰一家在这里居住外,其余姊妹都暂住在城里,所以,院子里显得十分空阔幽静。
餐厅是用彩钢构建的,一面的墙和厨房墙共用,三面是通顶的玻篱窗户,室内宽敞明亮,上墙的高处安装着两个大功率电风扇,为了热闹、便于交流,两张大圆桌拼在了一起,新摘的杏子、李子和红沙瓤子大西瓜,以及鲜葡萄、葵花籽都摆上了桌子,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瓜果美味,享受着空前的悠闲自在,调侃声,欢笑声与温馨和谐的气氛融为一体,在餐厅上空弥漫、回汤,整个屋子里允满了欢乐和幸福的气息。这时小聚的序幕正式拉开了。
东道主登杰在一片掌声中开口讲话:“同学们,首先欢迎乌市的同学来昌吉小聚!我非常荣幸,为大家提供这个方便,这里空气好,安静舒适,没有干扰,祝大家吃好,玩好、不要拘束,因为我老伴前不久做了个小手术,在我姐家养病,今天的伙食是大家自办的,食材我给大家准备好了,牛肉羊肉,鸡鸭鱼肉都有,各类蔬菜长在地里,随意采摘,各取所需。大家把各自爱吃的饭菜报一下,列个单子,然后就分头去做,不知道炊具、调料在哪里的,请你们问我”。接着乌市同学自带的”主厨”,凤英同学的丈夫老谢兄弟,以主厨的身份发言。“首先我以家属的名誉,祝大家小聚快乐!感谢登杰兄为大家提供平台,今天我以家属的身份,给大家当驾驶员、做厨师,给大家服务感到十分快乐、非常荣幸!”在老谢的主持下。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商定了今天的饭谱。主食有手抓羊肉,烤肉串,大盘鸡,牛肉面等,莱品凉的、热的、浑的素的,加起来有十多种,鸡鸭鱼肉一应具全,烹炸煎煮,样样齐备,誉其丰盛,半点都不过分!
“务虚会议” 结束后,大家磨拳擦掌,被褂上阵,各司其职,准备聚会大餐的战斗打响了。切肉、煮肉的,做大盘鸡的,摘菜洗菜的,穿烤肉串的、生炉子准备烤肉的,摊子全面铺开,各项工作多管齐下,厨房“交响乐”奏响了!一切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等待同学们的一定是各具特色,色香味美的大餐。
约莫过了一个半小时,备餐完毕,色香味美、热气腾腾的饭菜摆满了两张圆桌,全员上桌了,主厨老谢谦虚客套了一番,“做的不好,请大家笑纳”之类的,同学们也自然回敬几句,“辛苦了”、“谢谢”之类的话说了一堆。性格开朗、爱玩、爱说笑的老单同学,迫不急待地跳出来自做主持。“今天这里的同学中靖璧同学是老大,丁兄是老二,我可就是老三啦,今天的宴会由我主持,闲话就甭说了,拿酒来,话都在酒中”。单同学做主持,大家导口同声,没有异议,但说到喝酒,意见就不一致了。有人说,都古稀之年了,天又热酒就免了,有人说,同学聚会那能不喝酒呢,一定要喝,那怕是意思一下……还是主持人有权威,“开车的不喝,有病的不喝,一贯不喝酒的女同学不喝,其余的人都渴,就这瓶酒,渴完为止。主持人的话成了金壳玉律,没人反对了。战斗打响了,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同学们开始依次轮番,启酒敬酒,畅叙友谊,祝大家健康,全家幸福,祝同学友谊长存,祝丁兄早日康复等等,话语甜蜜,觥筹交错,整屋子充满了温馨热门市的气息。如此这般,“马拉松”筵席延续了近两个多小时,其间同学们不时的关照我,怕我累着,劝我量力而行,可以随时去旁边的床上休息等,但都被我婉言谢绝。太阳西斜了,桌上的饭来还有一大半。主人登说,饭菜不吃完不许走,丁哥累了可在这里休息,其余同学去园子里帮我”干活”,等下午吃完桌上的饭菜再走,屋子里迎来一片希嘘声和会心的笑声。我说:“同意登杰的意见,为了方便,我还是回家去休息吧,不好意思,我先走一步啦,”大家对我的说法表示了充分地认可。于是我打了电话,倾刻小鹏便驱车来接我。同学们把我送到大门口,一一和我拥抱告别,众口一词地祝福我,“多保重”,“早日恢复健康”!我连声地说“谢谢、谢谢!”上车了,小鹏降下了车窗玻篱,我回应着,眼泪模糊了我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