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上2原脉论诗解1脉者血府非气非血动而不息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脉幕幔幕幕络一体导太一真元之气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上2原脉论诗解1

题文诗:

大道浑沦,莫知其源,至道无言,非立言无

以明其理,大象无形,非立象无以测其奥,

道象之妙.非言不明,尝试原之,脉者何也?

非气非血,动而不息,荣行脉中,卫行脉外,

经曰脉者,血之府素问而下,迄至于今,

经所不载,无传记莫闻其名然玄机奥妙,

圣意幽微,虽英俊明哲之士非轻易可得

而悟也夫脉者果何物乎脉者有三名一,

曰命之本,二气之神,三形之道,经所谓

天和者是。至于折一支瞽二目亦不为害,

脉不可须,臾失失则绝命害生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此言正脉同天真造,

化之元气.巡于春夏秋冬木火水金之位,

生长收藏,参和相应,故禀二仪而生不离,

于气故脉,有生死验。经曰脉者血之府也。

如世之京都州县有公府廨署。国因置者,

以禁小人,为非道也。公府不立,则善者无

以伸其枉,恶者无以罚其罪,邪正混同,

贤愚杂处,而乱之根。经曰五运阴阳者,

天地之道万物纲纪,变化父母,生杀本始,

神明之府.阴阳为神明之府,脉为血府

明可见焉。血之无脉,不得循其经络部分,

周流于身,滂湃奔迫,或散或聚气之无脉,

不能行其筋骨脏腑上下或暴或蹶故经,

曰出入废,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故气化则物生气变则物易,气盛则物,

气弱,则物衰,气绝物死,气正物和,

气乱物病,皆随气之盛衰变化。脉字,

从肉从永,从爪从血,四肢百骸,得此真元

之气血肉筋骨爪发荣茂可以倚凭而能,

生长长久,永固之道,故从肉从永者是也。

从爪从血者巡之如水分流而布遍周身,

无有不通.释名曰脉,脉幕也如幔幕遮复。

幕络一体之形太一真元之气也.

原文

   大道之浑沦,莫知其源,然至道无言,非立言无以明其理,大象无形,非立象无以测其奥,道象之妙。非言不明,尝试原之,脉者何也?非气非血,动而不息,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经曰:脉者血之府也。自素问而下,迄至于今,经所不载,无传记而莫闻其名焉,然而玄机奥妙,圣意幽微,虽英俊明哲之士,非轻易可得而悟也。夫脉者果何物乎,脉者有三名,一曰命之本,二曰气之神,三曰形之道,经所谓天和者是也。至于折一支,瞽二目,亦不为害生,而脉不可须臾失,失则绝命害生矣。

   经曰:春弦(一曰长)夏洪(一曰钩)秋毛(一曰涩)冬石(一曰沉),此言正脉,同天真造化之元气也。巡于春夏秋冬木火水金之位,生长收藏,参和相应,故禀二仪而生,不离于气,故脉有生死之验。经曰:脉者血之府也。如世之京都州县,有公府廨署也。国因置者,所以禁小人为非道也。公府不立,则善者无以伸其枉,恶者无以罚其罪,邪正混同,贤愚杂处,而乱之根也。经曰: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既阴阳为神明之府,脉为血之府,而明可见焉。血之无脉,不得循其经络部分,周流于身,滂湃奔迫,或散或聚,气之无脉,不能行其筋骨脏腑上下,或暴或蹶。故经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气化则物生。气变则物易,气盛则物壮,气弱则物衰,气绝则物死,气正则物和,气乱则物病,皆随气之盛衰而为变化也。脉字者,从肉从永从爪从血,四肢百骸,得此真元之气,血肉筋骨爪发荣茂,可以倚凭而能生长也。长久永固之道,故从肉从永者是也。从爪从血者,巡之如水分流而布遍周身,无有不通也。释名曰:脉,脉幕也。如幔幕之遮复也。幕络一体之形,导太一真元之气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