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意思是人的少年的时光怎么能长久呢,因为即便是浪涛翻滚的大海也有变成农田的那一刻。告诉人们不要觉得时间可以一直停留在美好的那一刻,每个人的所历经的事情都会教会自己如何更好的成长。作者以老朋友、老伙计、知心人的角色,向我们神侃了唐朝12位诗人的简短但充满激情的人生。“少年安得长少年”出自李贺的《啁少年》,但李贺并未被作者写入书中,其实李贺也有不一样的人生,他酷爱读书,勤于写作,就连出门骑在驴上的时候,也经常见他吟哦思考。母亲曾十分疼爱地责备他:“你一定要把心血呕出来才罢休吗?”当时,一些贵族纨绔子弟,整日里金鞍肥马,花天酒地,绫罗香衫,招摇过市。年轻的李贺非常看不惯,写了一首《啁少年》的诗,指出:“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能变桑田。”殷切劝诫他们自爱惜时,诗人规劝那些少年们不要虚度光阴。
任何人的人生看似随意,其实都是历史事件的反映,你生活在其中,难逃生活为你安排的角色,其实时间老人对每个人都是公正的,你硬气或柔软,你斗智斗勇或低声下气,不管何时何地何景,你可以做一只永远向上爬的蜗牛。你不正确对待生活,生活也就不会给你好脸色。神童王勃,六岁能下笔成诗文,九岁看来当时学者批注的《汉书》,当场写了本《指暇》,挑出十卷的错误。十七岁进京赶考,授予朝散郎,估计是当时大唐最年轻的命官。但天真的他不懂得朝廷上的谨言慎行、如履薄冰,结果一篇文章触到了皇帝的底线,结果被剥夺官身,赶出长安城。再比如诗仙李白,被贺知章和玉真公主推荐出任翰林待诏,虽为天子近臣,却难入天子法眼,被当做皇帝身边人重用。再比如李白投靠永王李璘,报答知遇之恩,殊不知李璘正与哥哥唐肃宗争夺天下。
作者看似调侃意味的现代语言,传达着诗人内心的狰狞和抱负,无所谓有钱没钱、无所谓当官不当官、无所谓有人没人、无所谓生在乱世还是盛世,但是有担当却无所为、有抱负却无处可用,苦苦一直在寻找燕昭王、孟尝君等类似的明君,有道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作者的笔下,诗人们都在大唐的世界里仿佛相互认识,就好像打开现在微信的朋友圈,每个诗人的微信动态都会一一展现在你的面前。只不过虽然投靠不同的主子,但是却有着一样的情怀、一样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