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助教结束,我又跟着品思团队开始了E2第31期的助教生活。相对而言,E2助教没有T1那么辛苦(至少不用熬夜),但是,用Phoebe老师的话说:这可真是一场"惊吓"学习之旅啊!
20号下午三点半,我们依约来到位于深圳天安科技创业园大厦的上课场地。面对色调、大小均有差异的12张桌子,我们摆了一遍又一遍,既要美观,又要符合课程的需求;最最重要的,是每个座位都能毫无遮拦地看到老师和PPT。于是,我们轮番试座,保证了每个座位都没有视线死角。
而此时此刻,David老师正在把墙边多余的座椅搬到柱子后面,这也是T1教学法“重要的小事”里强调的:
场地尽量移除多余的物品,实在无法移除的,就把它遮挡起来。
已经没有多余的桌子给我们工作人员了,怎么办?看到柱子后堆积的六边形柱体,曜聖老师和David老师极有默契地交换了下眼神,不一会儿,别具特色的办公桌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一直在前面测试电子设备的Phoebe老师惊呼:这是我们品思开课以来最有艺术特色的办公桌了!
充分利用环境,灵活应变,有时甚至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T1教学法的课程内容在实践中一一兑现。
环境的布置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作品展示墙。
根据老师的课程安排,会有三套A4的作品和三套全开的大作品要张贴。这间教室很有设计感,可墙面也被分割得极不规律。我和柚子一遍又一遍地测量墙壁尺寸,连Phoebe老师都过来帮我们出主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灵活处理了很多细节,才最终确定每一幅作品的展示区域。
此时我才恍然大悟:每次的课程上,当我们一画完作品,就有诸如“自我介绍”之类的相应的指引牌出现在某块墙壁上,原来绝非随意为之啊!
而组员的分配,Phoebe老师更是煞费苦心。她把每一份写有学员名字的学案摆放在台阶上,对照着调查问卷里掌握到的每一位学员的情况,一遍又一遍地调整着……
这样的认真,这样的精细,真是前所未见,令人惊叹!
再次回到E2课堂,虽然是坐在后面的行政团队中,我依然一边认真地听课,一边记着笔记……
上午的课程结束,我和柚子才匆忙结束午餐,就被老师们叫进了教室。
“今天阿菲好像不舒服,你们有关注到她吗……”Phoebe老师轻声问我们。
“下课的时候白板上的内容没有擦……”曜聖老师提醒到。
“你们两个笔记记得满满的,下午是不是要把你们的学案收起来了……”一向幽默的David老师也严肃了一张脸。
我突然想起之前曜聖老师文章里的一段话:
助教要开启的是“观察”模式,而不是“学习”模式;助教不是“另一个学员”,不能抱着“自己是学员”的心态参与课程,不能只是将心思放在老师的授课内容和投影片上,应该更全面地观察老师的教学心法、手法和需求……观察学员反应,观察团队动力
下午的课堂,我开始放下笔,冷静地去观察老师的需要,学员的反应。
阿菲还是蔫蔫儿的。趁着小组交流讨论的空隙和阿菲交流,知道她是近期太累了,才放下心来。
有两组的气氛不够热烈,组员参与度不太高,我和柚子立即补位,带动学员大声回应,提升互动。
下课间隙立即张贴学员作品,准备好老师下节课所需要的一切物品……
此时此刻,才明白曜聖老师所说的:助教要同时开启多个CPU是什么意思。
晚上的教学会议,我和柚子的观察反馈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
即便如此,第二天的自己仍然不敢放松。
上午,Phoebe老师带着大家在白板上用重点笔记的方式复习昨天的课程。利用新知复习旧知——这样的复习方式真是太棒了!在讲到“迷你思维导图”时,专注听课的我突然想起:白板上只夹了一张大白纸,再画一张导图,那不是还要准备一张纸?我赶紧询问正在后面做视觉记录的David老师。老师轻轻笑了,安慰我说:“别紧张别紧张,需要的话老师会提前告诉你们的!”
可不是吗?我多害怕自己做得不好,老师们又一顿“责罚”……
后面的课程,我继续高强度地运转着自己的CPU,和老师、学员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助教也当得越来越得心应手。
所有的工作结束,已是晚上9点多了,我们围坐在酒店的小茶座前,开总结会议。
“今天各小组的气氛带动得很不错,两位助教补位也很好……可是,音乐是怎么回事呢?”
音乐?音乐?音乐配合得非常好啊,节奏也合适,选择的曲目也很恰当,还有什么问题吗?我在心里暗暗思忖。
“我说让大家开始画导图的时候,音乐晚了两秒钟才出来。”Phoebe老师很认真地说。
两秒钟?太吓人了!我不禁吐了吐舌,低下头。
“助教要对音乐非常熟悉,要非常准确地把握节奏,要做到老师的话音刚落,音乐声随之响起,中间不能有一点断链……”
曾经我以为,做一名讲师,只需要会讲课就行了。可是在连续做了品思五天的助教,当我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和体会讲师这份职业的时候,我发现,做一名讲师远不是有学识,善演说就可以了,你还需要更广阔的视野,因为随时要开启多个CPU,关注更多方面;你还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根据学员的不同构成和变化随时调整内容;你还需要一个强大的行政团队……
而作为一名助教,我也欣喜地感受到:站在学员的角度,我关注的不再是知识点,而是老师的课程架构了;站在老师的角度,我知道不能只注重自己课程的内容,而要更注重学员的学习状态和反馈了。其实,这不就是老师该做的么?可笑的是,身为教师十几年,却没有哪个时刻对此有如此深刻的体悟……
当然,还有那些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感受,更多更多……
这一次的学习之旅,虽“惊吓”,却无比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