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起勇气把孩子青春叛逆期的表现和我的无助,在小圈子里的家长群里表达了出来。没有想到,这个话题引起家长们的共鸣与踊跃发言。丁妈历数儿子的优点,在她眼里,我家的孩子情商高,有礼貌,乐于助人,专注于数学,等等,她的描述让我看到了我小学阶段的儿子,她说我放大了孩子的缺点,一味的焦虑不安一味的否定,不仅会影响亲子关系,而且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卿老师说,孩子学习压力大,人前要把优秀的一面展示,内心的压力无法释怀,因为父母是他最亲近的人,他把坏情绪发泄在父母身上,其实是好现象,不至于发泄到同学老师身上,或者憋在心里默默承受,导致抑郁成疾。父母更多的是忍耐宽恕等待,在青春期给孩子最好的陪伴,就是最好的爱,而不是站在制高点指手画脚,孩子14岁的年纪开始有了自我的觉醒。我们做家长的要学会与他平视,尊重他相信他。
老师的一席话,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是的,孩子生气我不生气,换一个角度,心平气和,微笑待之,一杯热牛奶,一段和风细雨般的话语,孩子一定能在细水长流的陪伴中感知到父母的爱,任谁都拒绝不了被爱的温暖。
学校举行了生地会考动员大会,在老师的拷问下,我十分惭愧,我不知道孩子有些什么学习资料,不了解他的喜与乐,在众多优秀的孩子中间,孩子难免会有自惭形秽的自我否定,我不仅没有用智慧去抚慰他,而是简单粗暴的用分数来评判他,定义他的未来,这对于一个极需父母呵护的孩子来说是残酷非人性的。
听老师说到了生地会考的政治意义,生地是6A中相对比较容易拿到的一个A,对于马上初三的孩子来说,生地A能够鼓舞士气激励孩子的自信,备考过程中的艰辛和成就感,为紧接着而来的初三中考,积累有益经验,增强信心,减轻升学压力。
老师提到学校采取的措施是营造迎考氛围,激发斗志,树立信心。从意识上重视生地会考。安排复习计划,集全校师生力量为孩子保驾护航。追求实效,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孩子,采取均衡原则,其他学科让路,临近会考,停课一周重点复习生地。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目前复习了第一本书,接下来两本书的复习,只要跟着老师进度,哪怕初一初二学习成绩不好也有可能通过复习大幅度提高成绩。第二轮培优拔高学习,周测试卷讲评,错题收集,举一反三的背诵,学会使用地图学地理,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掌握,特训强化,采取人对人帮扶,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取得优异成绩。我想起了青一校门口的校训,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今天才知道,学校就是用实际行动在诠释在承诺他们的诺言。我想孩子的选择是正确的。
到7月18号会考还有70天的时间,在学校的时间不过60天。家长需要配合老师,有效陪伴孩子,调整复习方法,及时关注完成课时复习之后,检查紫本上是否有同学签字,预习教材,提前一周完成白本作业,听老师讲解,完善笔记,限时作业与周测,关注周测结果,分析孩子学习情况,定大目标与小目标,相信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我们要尽可能的去开发孩子的潜能。
这种紧迫感让家长感受到了时间的脚步声愈行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