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外面小房收核酸,气温三十多度。体会到了度日如年的感受,时间过的好漫长,手机也看不下去了,有闷又热,几乎没有风。
不知道跟前哪里有新店开业,一直在唱二人转,反复的播放“送情郎”一不要你愁,二不要你忧,三不要你穿错了妹的花兜兜……听的我也跟着唱,中间停了,我还跟不下去了,急的我直百度,手抄了一遍词儿,别说,这小曲儿越听越好听,有味道,慢悠悠的娓娓道来小女人的心事……
小屋里寸许之地,热的没处的躲藏。突然想起这种情境在三毛的《哑奴》里出现过,只不过那个场景更难以忍受,温度比这上许多。
三毛笔下撒哈拉沙漠里的哑奴,在三毛邻居雇佣哑奴修理天台时,下午正热时分,哑奴躲在房顶的角落,头顶的太阳肆无忌惮的炙烤着他,他手里抓着张难以下咽的饼,难捱的细数着时间……
三毛在屋内突然想起了他,就顶着高温跑上天台,打着手势让哑奴跟她回屋,哑奴腼腆内敛遵于社会地位的卑位,不肯。三毛强行拉着他下了天台,知道他不会肯进屋里深处,就在门口铺子垫子,从冰箱里拿出果汁食物,哑奴不肯接受,三毛刚要“发火”,哑奴打手势示意,要把这这东西暂存在三毛的冰箱里,等晚上劳动完带回去,三毛明白了,就高兴的替他暂存了起来……
每每读到《哑奴》的章节,我都会哭上几次,哽咽难自控,为三毛的善良,为哑奴的不能更改的命运,为那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为了心里最原始最单纯的情感……